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上一张 下一张
  • 1
  • 2
  • 3
  • 4
您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要闻 > 专家访谈专家访谈

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能源集团凌文:对氢能的未来充满信心

        news_disp_image (3).jpg

 

中国能源报: 2018年国家能源集团有哪些工作亮点?

 

凌文:第一,我们完成了国家能源集团的重组整合工作,非常好地完成了改革第一步。原来我们是“矿路电港航一体化、产运销一条龙”的指挥总体运营模式,现在我们已经做到了国有资本投资公司从总部层面只管八件事情——管党建、管干部、管人才、管战略、管资本、管风险、管协调和管监督。总部以管资本为主,然后把各个产业,如煤电、煤炭、风电、新能源、运输等进行专业化管理,释放国企改革红利。在这样的运营模式下,2018年集团销售收入、利润、各大业务板块全面超过了重组整合以前两个集团的最好成绩之和,实现了1+1>2的效果。

 
第二,我们做到了联合、整合、融合、合作、合力、合心,将整个集团真正合在一起。原来总部有927名员工、51个部门,现在我们已降到455名员工、21个部门,这样一来,总部更加精干、高效。
 
第三,我们的利润达到了735亿元,改革红利让我们信心更加坚定,在2019年将进一步坚决地推进深化改革工作。
 
中国能源报:对氢能发展,您有何建议?
 
凌文:毫无疑问,氢能在世界各国得到认可,它是未来清洁能源的重要方向之一。在这方面我们很有信心,虽然我们起步较晚,但中国有很大的优势。
 
氢能制取现在主要有三种模式,第一是煤制氢,我国煤炭资源相对丰富;第二是可再生能源制氢,当前我国有大量可再生能源发电无法并网消纳,用可再生能源弃风、弃光、弃水来制氢,简易可行、技术成熟;第三是大量的工业副产氢,如化工、焦炉等,我国也是这些行业的产能大国。由此可见,我国在制氢方面很有优势。
 
同时,氢的使用场景也很广泛。除了大家非常关心的乘用车、民用车之外,更重要的是,矿山、港口施工重型车、物流车完全可以用氢能车来替代。另外,轨道交通、船舶甚至航空器都是我们未来创新的方向。氢能产业的发展有助于我国从能源大国向能源强国迈进,所以我对我国未来能源领域中氢能的领先作用充满信心。目前,国家能源集团在制氢、运氢和储氢、加氢站、燃料电池等全产业链各个环节都在推进。
 
中国能源报:碳排放已成束缚煤炭清洁化发展的“紧箍咒”,碳捕捉封存与利用(CCUS)目前进展如何?
 
凌文:煤炭依然是我国能源的最主要供给者。目前,煤炭消费占一次能源消费的59%,而且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煤炭还将是我国能源供给的主力,所以不能盲目去煤、恨煤。煤本身没有罪,如果我们把煤在使用过程中的烟尘、硫、氮氧化物等问题都解决了,那煤就是清洁能源。目前,二氧化碳问题正在解决。我们要认识到煤炭是“有功之臣”,并且已做到超低排放,未来只要把二氧化碳问题解决了,煤炭将是很先进的清洁能源。
 
CCUS是未来煤炭行业科学家们努力的方向。CCUS是全世界都很关注的问题,也是我国面向2030年的重大科技专项“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里的五个方向之一。
 
现在的技术把碳分离出来,埋在地下没有问题,只是成本偏高。CCUS的一个重要方向是怎样把二氧化碳作为资源而不是作为废物处理,这个思路很好,但还未取得产业化成果。下一步,在加快产业化研究后,二氧化碳便不再是人类的“敌人”,而会成为人类的朋友,成为资源。
 
中国能源报:煤炭今年“去产能”不再简单“去产量”,有机构预计全国煤炭新增产能将达到1亿吨,这是否会引起新一轮煤炭产能过剩?
 
凌文:产量和产能是两个概念。煤炭产能不是多了,而是不够,现在我们说的“去产能”是去落后产能,不环保、不安全、效率低的都要去掉,但先进产能要释放,我坚决赞同对落后产能“有一个杀一个”,但不能滥杀无辜。
 
大致来说,我个人认为产量和产能需有20%左右的冗余度,也就是说,如果国家一年需要36亿吨煤,大致就要储备42—45亿吨的产能,那么至于这些产能每年生产多少,需要市场调节,过剩的时候少生产一点,缺的时候多生产一点,而绝不是说,有36亿吨的需求,就只能有36亿吨的产品。

上一篇: 张涛院士:多元化低碳化清洁化是能源发展趋势

下一篇: 中国工程院院士、安徽理工大学校长袁亮:“智慧”出击,推动煤炭利用清洁化

协会简介 | 网站简介 | 相关法律 | 组织机构 |
Copyright © 2010-2017 宁夏能源协会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银川市金凤区北京中路168号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有限责任公司4号楼407室 邮政编码:750011 电话:0951-6971422 传真:0951-6971421
宁ICP备1100020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