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27 09:04:22 来源:中国科学报 作者:冯丽妃
5月26日,生态环境部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会上发布了两份公报。《2021年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显示,2021年全国生态环境质量主要指标顺利完成,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2021年中国海洋生态环境状况公报》显示,海洋生态环境状况稳中趋好,海水水质整体持续改善。
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监测司副司长蒋火华介绍,2021年,环境空气质量的6项指标年均浓度同比首次全部下降,细颗粒物(PM2.5)已实现“十三五”以来的“六连降”,PM2.5和臭氧浓度连续两年“双下降”。全国地表水Ⅰ-Ⅲ类断面比例实现“六连升”,从“十三五”之前的66%升至目前的84.9%,长江、珠江流域等水质持续为优,黄河流域水质明显改善。
不过,蒋火华表示,当前臭氧污染形势不容乐观,污染防治任务仍然较重。为支撑臭氧污染防治,生态环境部将从两个方面入手加快补齐短板:完善监测网络布设,推动各地加快协同监测,加强监测数据联网;深化监测数据分析,全力支撑臭氧污染精准、科学、依法治理。
会上,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主任王菊英介绍,2021年,生态环境部组织开展了全国51个区域的海洋垃圾监测,在近海6个代表性断面开展海洋微塑料监测。塑料是我国海洋垃圾的主要类型,与近年来国际同类调查结果相比,我国近岸海域海洋垃圾和近海微塑料的平均密度处于中低水平。
上一篇: 全球生物质燃烧碳排放清单数据集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