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0-07-07 10:28:26 来源: 作者:未知
科威特最近几周的电网负荷接近99%,变压器甚至开始窜出火花;5、6月以来,停电如瘟疫一般降临沙迦(阿联酋7个酋长国之一)。沙特阿卜杜拉阿齐兹国王机场也在这一时间段经历过90分钟的断电;更加令人吃惊的消息来自伊拉克的巴士拉,50摄氏度的高温让当地人无法忍受每天只有几个小时的电力供应,在一次由此引发的示威活动中,两名伊拉克人被警察射杀,伊拉克电力部长卡日米·瓦希德因此引咎辞职。
人们不禁要问,海湾诸国怎么了?这些国家的海量天然气难道不能应付国民的用电需求么?没错,海湾地区拥有令人垂涎的天然气资源,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这里的天然气长期享受着政府的高补贴,很多国家的气价甚至低于成本,中东人打造了以天然气为核心的工业,却始终漠视能效。海湾国家的天然气行业基本完全被国家垄断,并且个个追求自给自足,不愿依靠邻国。酷暑之下,这种供气模式的不足开始显现。
储量巨大的易采油气资源和较少的人口让海湾国家找到了挥霍的理由,但是需求的激增正在改变这一切。以阿联酋为例,截至2008年,这里的用电需求连续10年保持着10%以上的增速。今天的海湾地区依然拥有傲人的天然气储量,只是其开采成本已不如从前低廉。
我们从上游听到了几个不好的消息。今年4月,美国康菲石油宣布停止与阿布扎比合作开采Shah高硫气田。壳牌也正在考虑撤离阿联酋,中断与阿布扎比国家石油公司在天然气开发上的合作。6月10日,英国天然气公司(BG)取消了开发阿曼Abu Butabul区块致密气田的计划。5天之后,俄罗斯卢克石油公司宣布放弃沙特一处气田90%的股权。
在与国际市场接轨方面,海湾国家还有很大不足。目前也只有卡塔尔的液化天然气项目比较成熟。世界最大的石油生产公司沙特阿美至今仍专注于石油,当北美开始将页岩气从“非常规天然气”变成“常规天然气”,当这股风潮逐渐在欧洲、澳大利亚和中国兴起时,海湾国家依然丝毫不为之所动。
在区域内天然气贸易方面,海湾国家的表现更为尴尬。迄今为止这里只有一条尚未完工的管道项目,即从卡塔尔向阿联酋和阿曼输气的Dolphin天然气管道。而像沙特这样的国家则还在用政策禁止天然气进出口,即便是巴林、阿曼这样的天然气进口国,至今仍不愿以市场价格购买天然气。伊拉克和伊朗则因为政治和制裁原因无法出口本国天然气。
这些国家的确可以去开发更多的资源、去投入更多的钱,用石油发电弥补天然气供电的不足。但这是短视的做法,前苏联给了我们教训,用不断增长的投资去延缓危机的到来是行不通的,体制上的不合理终究会爆发。解决的办法就是开放市场、终止能源补贴,同时鼓励国有和私有公司合作,充分利用优秀私企在技术和管理上的经验,共同开发天然气,而不是一味地依赖国企。当然,中东人不能忘了新能源,比如核能和太阳能,也不能继续延续当前不具持续性的能源消费习惯。
(作者为英国能源经济学家,目前在迪拜工作,曾著有《石油危机大揭秘》一书)
(文章来源:阿联酋《国民报》,标题有改动,于欢/编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