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临险境,何以为胜?为勇,为智,为谋远,此乃兵家正道,胜战之举。
2017年,在煤炭战线屡建功勋的太西洗煤厂,在生产经营气势如虹的同时,却又遭遇了无烟煤资源量不断萎缩的难题。随着地方环保政策的日益严格,资源供应只会愈发吃紧。科技攻关、技术创新,他们从未退缩,可巧妇又怎为无米之炊?
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围绕制约企业发展的主要难题,太西人勇敢地走出了转型发展之路。他们加快转型发展产业升级步伐,通过太西煤深加工,延长炭基产业链,探索出“洗煤+炭基”的强企之路,为企业的发展壮大拓展出广阔的天地。
转型之始:应变求存的抉择
2017年,对太西厂来说,是丰收的一年。在他们交出的成绩单上,原煤入洗、精煤产销量、利润等指标超计划完成,安全生产实现“双零”目标,安全周期达到20年。面对金灿灿的成绩,该厂领导团队却居安思危,耀眼的业绩固然令人欣慰,可入洗资源的连年下降,又让他们倍感无奈。
2015年1-10月,太西厂共洗精煤432.42万吨,2016年同期,这个数字是356.78万吨,而在2017年1-10月,洗精煤量已下滑至268.48万吨,这个在统计报表上以高角度向下延伸的曲线,已成了领导团队心中最深的痛。更无奈的是,随着宁夏环保政策进一步收紧和贺兰山生态保护工程的深入开展,资源紧缺只会愈发收紧,少米下炊这是该厂未来必然遭遇的窘境。
如甘于平凡,则无需烦恼;如得过且过,又何必忧虑。从辉煌中走来的太西人,又怎会甘心碌碌?而要再创奇迹,继续昨日的光荣,又何以为计?面对这个问题,太西洗煤厂厂长朱长勇在深思熟虑后给出了清晰答案,进一步加快转型升级步伐,通过太西煤深加工,延长炭基产业链,积极拓展“洗煤+炭基”新的发展空间,走出一条煤“炭”并举的谋远之路!
转型之谋:图远而不畏难
从摩托罗拉的衰败到苹果的崛起,一次次的成败荣辱早以证明了固步自封和锐意进取的害与利。但实践也证明,创新往往与风险相伴,变革更意味着探索和挑战。若想以变求胜,不但要有颖悟绝伦的智慧,更要有披荆斩棘的勇气。
最大程度的利用好太西煤资源,这是太西人孜孜不倦的追求。在资源日益珍惜的当下,更应做到精益求精,全力提升洗煤价值创造能力。随着碳化硅、石墨等炭基产品市场的回暖,炭基行业的盈利能力持续提升。2015年9月太西厂与炭基公司整合后,两个板块实现了优势互补和价格联动,这为充分发挥炭基板块原有的产业布局和科研成果,实现扭亏为盈打下了扎实基础。带动无烟煤产业链的延伸、创新和发展,不断提升产品附加值,实现“洗煤+炭基”的互动发展,不但能在短期内创造新的利润增长点。从长远上看,更是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持久动力。这种煤“炭”并举的发展模式,不仅是太西人集体智慧的结晶,也是应对挑战、化危为机的不二选择。
找对方向固然重要,但对前进路上的挑战更应有清醒地认识。太西人变革之路,绝非一路坦途,注定会遭遇可期或未可期的荆棘与坎坷。
多年来,太西厂科技创新和技术攻关的努力从未停止,对无烟煤的高效利用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白纸绘图易,精益求精难。进一步提升无烟煤洗选的经济价值,是否还有潜力可挖?
经历了多年的亏损,炭基板块投入不足,各车间设备失修,故障率高,运行效率低,难以满足生产需求。如此之基础,能否支撑起做强炭基板块的雄心壮志?
相比精煤销售,炭基产品销售大多直面散户,营销方式多样、手段灵活,习惯了与大、中客户打交道的太西厂,能否在更血腥、更激烈的市场角夺中胜出?
推动炭基产业链延伸,这需要坚持不懈地科研投入,更需要时间的积累。既要面对资源减少可能带来的利润下滑,又要承担源源不断地投入,太西人的肩头是否能承担这千钧重担?路漫漫其修远兮,又如何上下而求索?
转型之路:跬步千里始于足下
“只要思想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面对艰巨的挑战,太西厂厂长朱长勇坚定的讲道,“转型之路固然不易,但太西厂有三件克敌制胜的法宝,一是有一支顽强拼搏的员工队伍,二是有一个敢于创新的科研团队,三是以质量和服务赢得的市场口碑,这就是克服困难、实现转型发展的信心所在”。就在刚刚过去的2017年,太西人以拼搏为动力之源,以科技创新为攻坚利器,以品牌战略为立身之本,走出了转型升级的第一步。
2017年,太西厂不断研究和实施原煤分仓配洗方案,最大限度提高精煤回收率,全年多产出精煤8.7万吨,增效2700余万元;围绕产品销售价格差异,优化调整产品粒度分布,实施块煤分级筛换型和末煤分级改造,将每一粒“太西煤”都合理分选到价值最大的品种中。在入洗原煤同比减少情况下,精粒煤产量不降反增,做到了百尺竿头更进一步。
2017年,太西厂对炭基板块原有设备进行大规模的升级改造,先后将停产多年的2台活化炉、2条炭化生产线和碳化硅生产线进行修复,并投入运行。各车间利用各类废弃设备对现有设备进行升级改造,如热力车间将拆除回收的2台直流变压器用于电煅炉交流变直流供电方式改造,使2台电煅炉电耗降低200度/吨左右,产能提升2~3吨/天,产量提高250~270吨/月,制造成本降低109元/吨。在未进行大规模投入的前提下,该厂在短时期实现了炭基板块满负荷连续运行,并提升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带动了市场竞争力的进一步提升。2017年,该厂炭基板块盈利1000余万元,结束了持续多年的亏损史。
科技创新和品牌战略,这是太西厂多年来打造一流绿色循环经济产业园的核心竞争力。2017年,该厂坚持品牌战略,在定期开展市场价格调研的基础上,及时向集团运销公司价委会提出价格调整建议13次;引入电商销售模式,瞄准家用活性炭的新兴市场,先后开发出装修除醛、汽车专用、母婴家用等多个系列的家用小包装活性炭;积极开展产品创新,推进新产品、新品种研发,抢占脱硫脱硝活性炭市场先机,开发出比电阻<400uΩ.m的石墨化无烟煤产品,掌握了大规格、高功率和超高功率炭电极使用的无烟煤石墨化产品的区域市场话语权。
与清华大学、煤化工研发中心合作,研究煤化工装备中催化剂载体、气体分离、H2S脱除等应用领域的活性炭,目前实验室小试生产的CO2变压吸附炭性能已领先于国内同类产品。以热电75t锅炉改造为契机,组织员工自行设计制作锅炉烟气脱硫脱硝试验装置,投入运行后达到了应用效果。为实现由单一的卖产品向卖技术、卖装置、卖服务转型打下了扎实基础。
强者之尊,必有强者之心。虽然转型升级长路漫漫,但太西人的铿锵之步已经走出了一个精彩的开始。着眼未来,也许一路风雨,但若心如铁石,虽艰难百阻又有何惧。坚毅果敢的太西人,只会应向朝阳,踏歌而行,奔向崭新之未来。
上一篇:
《职业品牌》——国家能源集团宁夏供热有限公司(二)
下一篇:
神宁集团斩获全国能源化学地质系统9项职工技术创新成果大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