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华宁夏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第十二个五年发展规划(2011-2015年),是根据《宁夏回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神华集团“十二五”规划》编制,主要阐明集团公司战略意图,明确工作重点,引领企业发展。
一、现实基础
神宁公司2002年组建以来的八年,是不平凡的八年,各项事业取得了辉煌成就,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企业实力实现大提升。煤炭产量由2005年的1574万吨增长到6006万吨,增长了3倍多;营业总收入由30亿元增长到210.9亿元,翻了三番;利润由不足1500万元增长到50亿元,增长了330多倍;截止2010年底,资产总额达到662亿元,增长了8倍多。
发展建设实现大跨越。累计完成投资638亿元,一大批标志性工程相继建成,煤炭生产及在建总规模突破1亿吨;现代煤化工产业从无到有,建成60万吨/甲醇等4个大型煤化工项目;活性炭、超低灰煤技术不断发展,煤炭深加工和综合利用正在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建成矿区铁路225公里,宁东基地铁路网基本形成。
运营能力实现大增强。公司资产结构合理,发展资金充裕,投融资能力和对外合作实力不断增强,人才技术、装备工艺、内控管理水平大幅度提升。
企业形象实现大转变。安全生产持续好转,原煤百万吨死亡率由2002年的0.635下降到零;积极履行国企责任,累计上缴税费82.9亿元,年均增长59.2%;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热心社会公益事业,扶危帮困,解危济难,捐款捐物1.07亿元,树立了顾大局、负责任的良好形象。
经过八年的大发展、快发展,神宁公司成为宁夏回族自治区经济建设和神华事业发展的主力军,具备了更好、更快、更大发展的基础和能力。八年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创造的精神财富影响深远。
二、面临形势
展望未来,新一轮西部大开发全面启动,国家“十二五”能源规划的实施,为集团公司充分利用政策优势、扩大交流合作带来了新的发展空间;国家经济发展对煤炭能源长期稳定的需求,为集团公司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发展的机遇前所未有。一是西部区域经济发展提速。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指出 “稳步推进神东、宁东等大型煤炭基地建设”。未来十年,伴随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西部地区将进入快速发展的新阶段,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将迎来又一个发展建设的高峰期。二是能源化工“金三角”战略整体推进。国家正在对能源化工“金三角”发展战略进行调研论证,“十二五”期间有望上升为国家战略,将成为国家能源安全保障区、西部大开发战略新高地、国家能源资源低碳利用技术示范区、生态文明先行区、内陆开放型经济示范区,神宁公司将面临着更多的发展机遇。三是我国煤炭产业景气度高位运行。预计到2015年我国煤炭需求总量约在38-40亿吨左右,煤炭在一次性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中的比例仍具首位,煤炭产业仍处在上升发展期,行业景气度仍将保持高位。四是我国煤化工产业处在快速发展阶段。据国家《煤化工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中预测,2015年、2020年煤制油规划产量将分别为1000万吨、3000万吨;二甲醚产量分别达到1200万吨、2000万吨;煤制烯烃产量分别达到500万吨、800万吨;煤制甲醇产量分别达到3800万吨、6600万吨。2020年煤制甲醇、煤制二甲醚、煤制烯烃和煤制油可能替代20%以上的石油消费。神宁公司煤制烯烃产业规模将进一步扩大,煤制油产业发展步伐将加速推进。
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前进道路上可能遇到的风险与挑战。区域间的市场竞争压力加大,陕、甘、蒙、新竞相发展煤炭、煤化工产业,疆煤东运已成必然,对市场、运力的争夺将更加激烈。安全生产的压力加大,煤炭、煤化工产业同属高危行业,而且“化工无小事”,安全管理的难度进一步加大。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压力加大,节能减排的约束性指标给煤炭特别是煤化工产业发展带来巨大挑战,环保投入、资源税费改革与成本控制的矛盾逐渐凸显。
三、发展战略
按照“科学发展、对标一流、五年实现神宁经济总量翻两番”总体部署, 立足“煤炭、煤化工、煤炭深加工及综合利用、铁路”四大板块,以大基地、大项目建设为重点,积极参与区内、外煤炭资源整合,推进新宁(中卫)能源化工基地尽早启动;实现宁东-上海庙基地跨区域一体化发展;加快建设国家级煤、电、路、化特大型综合能源基地,奋力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精心打造世界煤化工的“硅谷”。
创一流管理水平。进一步做好规模化、专业化的融合提升,争当建设“五型企业”的标杆;在加速信息化建设、健全内控体系、全面提升风险防范能力等方面都要勇争第一。着力保持安全管理成果,进一步树立“大安全”理念,持续提升生产、基建本质安全的能力和水平的同时,向政治本质安全、经济本质安全领域积极拓展,推动企业安全发展。
创一流经营绩效。提前完成“五年实现经济总量翻两番”战略目标;利润、税费缴纳 “十二五”力争突破百亿元。
创一流科技研发。坚定不移地以打造世界煤化工“硅谷”为目标,加快建设科研创新基地。进一步抢占煤制油煤化工技术制高点,多出快出创新成果,并加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持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创一流人才队伍。加快思想观念和工作思路的调整,树立一手抓生产运营、一手抓人才培育的思想意识。加快打通技术和技能人员成长通道,畅通各类人才发展晋升的渠道。大力引进和自主培养各个专业领域的尖端、高端人才。加快推动人才队伍结构优化和整体素质提升。
创一流党建工作。进一步落实中央和自治区党委、神华集团党组文件精神,创造性地开展党建工作,研究和探索提高党建科学化水平的系统理论和实践途径,以变革创新精神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不断扩大“公推直选”、党代表常任制等工作的成果,不断加强政治、经济、生产本质安全体系建设,创出新经验、新典型,走在神华集团乃至全国的最前列。大胆探索企业文化建设的新思维、新方法、新途径,为企业科学发展提供政治保障和精神支撑。
创一流和谐发展。要在宁夏回族自治区的经济社会全面发展中发挥主力军、先锋队、顶梁柱的作用,争做建设宁夏的排头兵、民族团结的表率、承担社会责任的示范。
(二)业务板块战略
1. 煤炭板块
以发挥宁东整装煤田优势,全面开发建设宁东煤田为重点,加快安全高效现代化矿井建设步伐,使宁夏煤炭生产规模跨入全国前列。在开发宁东煤田的同时,实施“走出去”战略,跨区域合作开发上海庙矿区和新疆吐哈煤田,与宁东形成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协同发展的格局。
银北矿区贯彻“稳定产能,优化系统,减人提效,综合治理”方针,实施减头、减面、减人,进一步优化简化系统,提高瓦斯抽放及利用水平,提高矿井防灾抗灾能力,挖掘潜力,稳定产能,提高效率。宁东—上海庙矿区坚持走专业化、集约化发展道路,按照“建设安全高效矿井,实现规模效应”原则,加快开发建设。
2. 煤化工板块
主要围绕煤基能源、煤基化工两条转化路线,按照重点项目突破,横向复制放大,纵向延伸产业链条的思路,做大做强煤炭的深度转化,以实现产业升级,产品增值。
煤制油项目:重点加快宁东基地一期400万吨/年煤制油项目建设,充分发挥项目示范作用,注重消化、吸收核心技术,形成以我为主的竞争优势,抓好上海庙400万吨/年和新宁(中卫)能源化工基地2×500万吨/年两个煤制油项目前期工作。加快建设国家重要的煤制油示范基地和煤基能源转化基地,提升煤炭资源利用价值,实现优势能源替代稀缺能源的新突破,为优化国家能源结构、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发挥积极作用。
煤制烯烃项目:随着宁东煤制烯烃项目建成投产,全球规模最大煤制烯烃装置示范效应明显,相对传统石油制烯烃,优势突出,前景广阔。要抢抓机遇,加快扩大煤制烯烃规模,建设国内最大的煤基烯烃生产基地。
做好宁东基地一期50万吨/年烯烃项目性能考核,开展MTP和MTO工艺路线对比,优化选择煤制烯烃工艺路线。加快催化剂国产化研发进程,为大规模低成本发展创造条件;建成50万吨/年甲醇制烯烃和100万吨/年煤制烯烃二期项目;加快100万吨/年煤制烯烃三期项目前期工作,全面开工建设;延伸煤基烯烃产业链条,有序发展下游高端产业,拓展产业空间,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产出效率。
煤制天然气项目:结合石油制天然气发展趋势和市场形势,做好40亿Nm3/年储备和前期工作,适时开工建设,稳步发展。
3. 煤炭深加工和综合利用板块
借力国家低碳经济政策,推进炭基材料的研发、生产、销售一体化,推动煤炭的深加工和综合利用,构建低碳产业体系,建成以资源循环利用为价值链条的炭基材料研发基地。实施太西无烟煤的深度加工与转化,着力发展超低灰煤产品,加快推进活性炭工艺路线研究、选择和优化,重点发展超低灰煤制炭素产品,实现太西无烟煤由燃料到重要化工原料的就地转化增值,将太西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建成国家级炭基材料生产研发基地。
4. 铁路板块
实施“一纵一横”的主干线布局,加快宁东能源化工基地铁路建设步伐,尽快形成铁路运输网络,西与包兰、南与太中银、东与太中银银川联络线、北与东乌铁路接轨,形成横贯东西、连接南北的运输通道,增强外运通道能力,扩大路网规模,适应煤矿、煤化工、电力发展对铁路运输的需求,建设先进的现代化物流运输体系,打造绿色、高效、数字化铁路,建成区域铁路“枢纽”。
(三)新宁(中卫)能源化工基地
抓住国家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构建能源化工“金三角”、抢抓新疆开发和新疆“西煤东运”等战略机遇,依托宁夏跨区域能源合作政策,充分利用中卫丰富的水资源、土地资源以及内陆与新疆便利的交通运输优势,建设新宁(中卫)能源化工基地。在新疆开发亿吨煤炭基地,在宁夏中卫分期建设2×500万吨/年煤制油和20×1000 MW的项目,形成新疆煤炭资源开发和中卫能源化工基地实施煤化工、煤炭深加工及转化的跨区域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开辟新的经济增长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四、发展目标
“十二五”规划目标:固定资产投资过千亿元,建成国家亿吨级煤炭基地、现代煤化工基地和宁东铁路主干线网,初步建成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和国家级碳基材料研发基地,全面启动新宁(中卫)能源化工基地建设。到2015年,营业总收入突破500亿元。其中:
煤炭板块:宁东矿区在建的10对矿井全部建成投产;开工建设上海庙矿区5对矿井;煤炭产量突破1亿吨。
煤化工板块:甲醇制烯烃、煤炭液化项目建成投产;开工建设100万吨/年煤基烯烃(二期)和40万吨/年煤基烯烃副产品深加工及综合利用项目;煤化工产品达到200万吨。
煤炭深加工及综合利用板块:活性炭达到3万吨/年,超低灰煤达到100万吨/年,碳素制品达到10万吨/年。
铁路板块:通车里程突破400公里,运输能力突破1亿吨。
序号 | 项目 | 单位 | “十二五”规划 |
2011年 | 2012年 | 2013年 | 2014年 | 2015年 |
1 | 原煤产量 | 万吨 | 6600 | 7600 | 9000 | 9400 | 10500 |
2 | 商品煤销售量 | 万吨 | 6240 | 7280 | 8670 | 9080 | 10180 |
3 | 煤制油化工产品产量 | 万吨 | 96.00 | 129.60 | 153.20 | 121.08 | 191.80 |
4 | 活性炭 | 万吨 | 1.0 | 2.0 | 2.0 | 3.0 | 3.0 |
5 | 碳素 | 万吨 | 1.5 | 2.5 | 3.2 | 10 | 10 |
6 | 超低灰煤 | 万吨 | 100 | 100 | 100 | 100 | 100 |
7 | 固定资产投资 | 亿元 | 120 | 198 | 282 | 275 | 273 |
8 | 营业总收入 | 亿元 | 240 | 293 | 349 | 393 | 500 |
注:60万吨/年甲醇项目2011年达80%,2012年达产。2014年作为甲醇制烯烃项目的原料,用于生产聚丙烯,2015年产出甲醇全部作为聚丙烯生产原料。
西部大开发新十年发展目标:到2020年:煤炭产量达到1.3亿吨;煤化工产品突破1000万吨,煤炭深加工产品超过120万吨,宁东矿区铁路运输能力达到1.2亿吨,全面建成以千万吨级现代化矿井群为核心的国家亿吨级煤炭基地,以煤制烯烃和煤制油为龙头的世界级现代煤化工基地、国家级炭基材料研发基地和循环经济示范园区,新宁(中卫)能源化工基地初具规模,营业总收入突破1000亿元。
五、战略任务
增强全面本质安全发展意识,实现神宁公司由生产安全向全方位、全景式、立体交叉安全模式的转变,构建起政治、经济、生产三大本安体系,实现安全发展。
注重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突出战略性,推进项目布局优化调整;强调持续性,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突显价值性,推进技术结构优化调整;着眼竞争性,推进产品结构优化调整;关注支撑性,推进企业人才结构调整;注重保障性,推进管理组织流程优化调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由主要依赖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由注重经济增速向注重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协调发展转变,不断拉长煤化工、煤炭深加工及综合利用、铁路等相关产业链条,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实施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工程,按照“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原则,培养、选拔和使用干部,保证业绩突出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实施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工程,完善专业技术人员职业发展体系,拓宽职业发展通道,健全和完善人才的招聘引进、管理考核、激励和淘汰机制,提高人才引进质量。实施技能操作人才队伍建设工程,深入开展职业技能鉴定、职业技能竞赛、技能明星展示、高技能人才选拔等活动,推进技能操作人才队伍整体素质的不断提升。
围绕煤炭、煤化工、炭基材料等产业发展的技术重点和难点,进一步整合、优化和配置科研资源,实施科技创新专业化管理,并注重发挥企业整体研发优势,加强关键性技术攻关,认真落实重大技术创新项目和重点攻关项目。力争煤化工生产装备及技术开发上取得重大突破,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的专业技术集群,形成技术核心竞争力。在炭基材料新产品研发和生产工艺技术研究上取得重大突破。
创新管理理念,强化战略引领,创新体制机制,完善管理制度,优化管理流程,科学配置资源,强调持续改进,实现管理规范化、集约化、专业化、精益化、信息化,为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不断注入生机与活力。不断提升专业化、集约化管理水平,形成规范、顺畅、高效的专业化、集约化管理流程和机制,充分发挥各专业部门的管理优势并形成合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深入推进全面预算管理,完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提高预算的准确度和执行效果。
上一篇:
《职业品牌》——国家能源集团宁夏供热有限公司(二)
下一篇:
自治区煤田地质局召开2011年安全生产工作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