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5日,国家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特高压交直流工程全面竣工大会在北京召开。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努尔·白克力与国家电网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舒印彪共同宣布,国家电网纳入国家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8条特高压交直流工程已全面竣工。工程全面建成投运后,将增加东中部地区受电能力8000万千瓦,每年可减少燃煤运输1.8亿吨,降低PM2.5浓度4%~5%。
这将是一个布局合理的能源输送网络,从能源基地到负荷中心,巨大的电流稳定流淌,畅行无阻;这将是一幅宏大的网架地图,勾勒出我国未来一段时期能源安全的屏障;这将是一部科学发展的实践纪实,每一步走来,都镌刻出绿色、清洁、节能的字样。
促进西部、北部能源基地开发与外送
在我国资源供需格局中,横亘着一道亟待逾越的煤电运综合难题。山西的煤电、内蒙古的风电、青海的光伏、西南的水电,哪一处能源富集的地区与东部沿海负荷中心不是相距千山万水?特高压的出现,让难题有了破解的可能。一条条线路不仅是沟通南北的电力传输道路,它们更是跨向绿色的、和谐的高架桥———一座座将现代文明与原始自然完美结合的绿色长廊,一条条把自然资源和科技力量紧紧相连的和谐纽带。
2013年那个冬季,连日的阴霾笼罩了我国华北、黄淮、江淮、江南等地,“雾霾”一词成了公众关注焦点。当年9月,国务院发布《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计划通过5年努力,较大幅度减少重污染天气,要求通过逐步提高接受外输电比例等措施替代燃煤,实现燃煤消费总量负增长。
2014年5月,国家能源局提出加快推进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12条重点输电通道建设,要求在2017年底前全面建成。其中,国家电网公司负责11项输电工程建设,其中特高压工程8项。同时,为解决甘肃清洁能源外送和东北“窝电”问题,该公司积极推进酒泉—湖南、扎鲁特—青州两项特高压直流工程建设,共计10项特高压工程。
舒印彪表示,国家电网积极贯彻中央决策部署,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加快建设西部、北部能源基地到京津冀鲁、长三角等重点防控区域的输电通道,进一步扩大西电东送、北电南供规模。自2014年11月以来,国家电网用3年左右的时间,全面开工并建成了4条交流、6条直流共10项特高压工程(包括纳入国家《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8项特高压工程),总投资2200亿元,线路全长1.6万千米,变电(换流)容量1.74亿千伏安(千瓦),工程跨越16个省(区、市),开创了我国电网发展的全新时期,创造了世界电力建设史上的新纪录。
驾驭大漠长风,舞动波涛骇浪,采集金色阳光,把绿色的电能输向每个需要的地方。全面竣工这10项特高压工程,可以新增1.5亿千瓦新能源接入和消纳能力,有力推动西部、北部清洁能源大规模开发外送,破解大型能源基地“窝电”困局,推进火电、风电、太阳能发电联合外送,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扩大新能源消纳范围,有力促进当地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推动东中部地区大气污染防治
送电的愿望迫切,盼电的愿望同样迫切。一串串数字承载着国家电网公司特高压建设民意为先的深情,更反映了民之所盼的期待。
记者从会上获悉,全面竣工这10项特高压工程,将为东中部新增跨区输电能力8000万千瓦,华东、华北初步建成连接主要能源基地与负荷中心的特高压骨干网架,可就近满足当地经济及负荷发展需求,到网电价具备竞争力,可有效缓解东中部地区中长期电力供需矛盾。
当特高压以一种波澜壮阔的气势完成了创新设计、刻苦攻关和艰辛建设后,成为了为千家万户输送能量的绿色细流,在雄鸡版图上架起了一条条通往高效、低碳、富足的电力高架桥。它们带来的不仅是占领世界电网技术制高点的荣誉和骄傲,更多的是对人民幸福生活的保障和对绿水青山的守护。
目前,华东、华北地区燃煤电厂分布密集,严重超出环境承载能力。在西部、北部能源基地集中建设大容量燃煤坑口电站及新能源电厂,通过特高压工程外送,实现煤炭综合利用效率高、排放治理效果好。这10项特高压工程,每年可减少燃煤消耗1.8亿吨,减排二氧化碳3.2亿吨、二氧化硫88万吨、氮氧化物94万吨,可显著改善东中部环境质量,为打赢蓝天保卫战提供有力支撑。
驻足当下属望去程,特高压电网的资源综合优化配置平台作用充分显现。目前,国家电网已累计建成“八交十直”特高压工程,在建“三交一直”特高压工程,在运在建22项特高压工程线路长度达到3.2万千米,变电(换流)容量超过3.3亿千伏安(千瓦),累计送电超过8000亿千瓦时。依托大电网发展新能源,国家电网新能源并网装机已突破2.7亿千瓦,成为世界风电、太阳能发电并网规模最大的电网。根据规划,预计到2020年,国家电网跨区跨省输电规模将达到2.5亿千瓦。根据我国能源资源禀赋和“西电东送、北电南供”的电力流向和规模,国家电网规划到2025年建成统一同步电网,特高压将在能源资源大范围优化配置,推动能源转型与绿色发展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上一篇:
国家能源局:将加强电力调度交易与市场秩序监管
下一篇:
2017年电力装备行业发展年度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