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2-03-01 11:36:11 来源: 作者:赵琦
龙年伊始,天然气市场已是硝烟弥漫。伴随着几家业内巨头跑马圈地,扩充势力,一场行业整合、各方势力重新洗牌的大幕正悄然拉开。
新奥携手中石化誓要拿下曾祸起萧墙的中国燃气,可事情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顺利,中燃以“被低估”为由打响了反收购战。刘明辉、韩国SK、富地石油等大股东开始在资本市场疯狂扫货,截至2月21日,中燃股价涨至每股3.69港元。市场认为,这次反收购战已成功地推高了中国燃气股价,超过中国石化和新奥燃气的要约收购价每股0.19港元,直接提高了中国石化和新奥燃气的收购成本9亿港元。这也将作为中燃反收购的一个重要筹码。
在新奥收购中燃的同时,华润燃气也在加速布局。2月14日,华润燃气及郑州华润燃气联合发布公告,宣布撤销郑州华润燃气H股在香港联交所的上市地位,自此,华润燃气实现了郑州华润燃气的私有化。华润的这一动作旨在简化其系统内燃气业务及架构,进一步节省成本,有效降低两公司在投资和资源配置上的冲突,理顺利益关系,提升竞争力,最终巩固郑州燃气在中原市场的地位。
从近期天然气市场的一系列整合动作不难看出,业内主要燃气企业都对这块大蛋糕跃跃欲试,因为无论是从供需侧还是政策导向上看,天然气行业将长期利好。再进一步分析,推动这场行业整合的不仅是燃气企业,其背后是这场行业洗牌的最大利益驱动者——三大油企在向下游市场伸手。
“十二五”期间,天然气市场将爆发式增长已是业内共识。随着节能减排的任务愈发艰巨,天然气作为一种经济性较好的清洁能源,需求量也在不断增长,发展空间巨大。据预计,2015年,中国天然气需求量达1600亿立方米,但届时国内燃气企业只能提供1200亿立方米,缺口达400亿立方米,供求之间的差异将为燃气企业创造巨大的市场空间。
去年国家发改委宣布,在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开展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改革试点,预示着天然气定价机制开始朝市场化迈进。而随着天然气价格改革的逐步推进,天然气价格势必会迎来上涨,掌控着全国95%天然气产量的上游企业三大油企毋庸置疑成为最大受益者。但这对燃气企业并非利好消息,它们会因价格上涨而形成成本压力。
在这种背景下,“三桶油”加速了布局,中石化联手新奥能源收购中国燃气就是其拓展下游市场的一个实质性举措。事实上,中石油在天然气市场上也早有动作,2009年,中石油通过其全资附属公司昆仑燃气,以10.94亿元的价格向母公司中国石油集团收购城市燃气业务。中石油官方称,收购城市燃气业务具有战略意义,因天然气作为一种清洁能源,目前正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无独有偶,就在去年年底,三大油企还同时入股广东天然气管网,广东管网成为国内首个由三大油企共同参股的省级天然气主干管网。
三大石油公司争相进入城市燃气业务领域,除了看准了天然气需求的增长势头、市场化推动价格上涨的政策预期之外,还缘于此块业务的利润相对稳定,且三大公司拥有上游天然气资源这一先天优势。上中下游一体化的整合,将有利于其降低风险,保障垄断收益,实现天然气资源价值的最大化。
实际上,值此“十二五”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也在逐渐加快。能源作为国家经济中的上游产业,行业整合的力度日趋加剧。
从中短期看,三大油企进入燃气分销市场,将有利于地方燃气的发展。通过合作,地方燃气企业在上游气源上得到了保障,而三大油企也拓展了下游市场,这是双赢的。但是从长远来看,不利于天然气产业链的健康合理发展,易导致垄断的进一步加剧。
目前,在国内燃气市场上,中国燃气、新奥燃气、华润燃气、港华燃气、昆仑燃气是五个主要的竞争者。业内普遍认为,如果新奥能源对中国燃气的收购能够顺利完成,燃气市场的竞争格局将发生重大变化。新奥燃气将会超过其他几家燃气公司跃升为国内第一大城市燃气分销商。而中石化也会因此在天然气的销售终端获得更大话语权。
下一篇: 液化气出厂价2月每吨涨逾千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