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上一张 下一张
  • 1
  • 2
  • 3
  • 4
您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动态 > 油气化工 > 天然气天然气

建立期货市场或是解决天然气价改困局的良药

随着国内天然气对外依存度的不断提高,现行的定价机制已经严重制约天然气行业的正常发展。参考国外成熟天然气市场的发展经验,通过建立天然气期货市场,理顺国内天然气价格关系,平衡国内天然气供需两侧状况,或许是解决目前天然气价格政策困局的良药。

现行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

首先,全国市场一体化将彻底颠覆资源属地化和区域性的限制,而天然气消费主体分散化的趋势将使计划经济条件下行政配置资源的做法难度加大。我国天然气产业规模的快速扩张使得政府无力或者没有条件再对众多的气源和管道进行价格复核,使得现行定价机制无法顺利实施。

其次,在多气源供气和管道网络化的情况下,用户很难确定气源和运输路径,采用现行定价机制将无法对气价进行结算。如果一定要套用现行定价机制,同一市场将会出现多轨市场价格,从而出现价格歧视并可能导致寻租现象的发生,严重影响市场效率。

为避免价格多轨制而引入的气源价格加权平均机制同样可能严重阻碍天然气产业发展。毕竟,某个地区天然气的最终供应量最终还是由企业是否获利确定。

我国目前的天然气流通机制和价格管理方式落后于天然气工业及市场的发展形势,价格水平不反映市场供求关系和资源的稀缺程度,市场机制在天然气价格形成中的基础作用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天然气与其替代能源间动态调整机制运用也不到位。所以,我国天然气流通体制和价格体系改革的最终目标肯定是市场化。

经过研究,在天然气市场化进程过程中需要遵守三个基本原则。首先要保证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由价格调节供需变化;其次要保证价格机制有效,尊重市场主体利益;最后要保证市场竞争秩序,要同时同地同质同价。要保证我国天然气流通机制和价格管理体系符合这三个原则,按照市场经济的基本逻辑和欧美天然气市场化的实践经验,建立天然气衍生品市场是我国未来天然气流通体制和价格体系改革的必然之选。

如何让天然气衍生品市场能够起到完善并优化我国天然气流通体制和价格体系的目的,可以参考美英两国的成功经验。解析美英天然气衍生品市场的成功经验,其中最为重要的有两点。一是需要政府制定鼓励竞争的法规和政策;二是要选择适当的贸易结算交割点。

根据美英两国天然气市场化的经验,天然气市场化改革前提是管输、开采与下游批发、零售分开,因为管输垄断的特性,无法进行价格调整的监控。国家要打破垄断必须管网分开,这是非常重要的,也是改革最难的一步。如果目前在全国范围内推进天然气市场化的难度较大,那么完全可以选择一个地区作为市场化改革的试点,首先建立一个区域性的天然气衍生品市场,然后再以点带面,带动全国天然气市场化进程。

逐步建立起天然气衍生品市场的必要性是因为其具有价格发现和市场风险调控的两大功能。这两大功能又恰好是我国掌握天然气国际定价权,维护国家能源供应安全,促进天然气市场价格体系形成,保障天然气稳定供应和生产经营企业正常运营最需要的。

天然气期货交易品种考虑

尽管管道天然气和液化天然气在物理特性上已经具备形成期货标准合约的基础,但从市场环境分析,我国目前更适合上市液化天然气期货品种。当然,随着中国天然气管网体系的日益完善,物流和资金流的流动性会逐步增强,反映全国天然气供需关系的管道天然气期货品种的上市将成为中国天然气市场发展的必然。

中国管道天然气市场目前仍然还处于垄断状态,上中下游资源和管网设施大多由中石油、中石化和中国海油三大石油公司控制,各环节的价格仍受政府政策限制,且全国性管网还在建设过程当中。因此,目前采取标准合约定价,实现全国范围内管道天然气期货品种的实物交割等方面还存在一定困难。但就广东省,或珠江三角洲这一具体局域市场,作为全国试点上市区域性的管道天然气期货品种已具备相当的基础条件。

国内液化天然气市场较之管道天然气市场,开放度更好,供应侧和需求侧参与者更多,且在全国范围内已经有相当规模的现货交割量,基本具备上市期货品种的基础。只是目前液化天然气的批发销售量相对较小,每年大概在18亿~20亿立方米之间。而从发展趋势分析,液化天然气期货品种可被看作是管道天然气期货品种上市的试点。

中国经济正在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革,中国天然气市场也正迈入由量变向质变的新纪元,在“十二五”期间,随着一大批液化天然气接收站,以及全国性输气干网的建成投产,中国天然气期货市场建设进程必定能得到大大推进。

上一篇: 我国首座海上储气库正式采气 今冬将为京津冀供气

下一篇: 中土两国签署增供天然气协议

协会简介 | 网站简介 | 相关法律 | 组织机构 |
Copyright © 2010-2017 宁夏能源协会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银川市金凤区北京中路168号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有限责任公司4号楼407室 邮政编码:750011 电话:0951-6971422 传真:0951-6971421
宁ICP备1100020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