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1-07-11 10:04:38 来源: 作者:未知
6月29日,随着荷兰皇家航空公司一架搭乘171名乘客的飞机飞上蓝天,其成为全球首家使用生物燃料商业飞行的航空公司。在荷兰航空身后,一群追随者正在紧追不舍“最快今年8月份,我们就能试飞第一架生物燃料飞机。”波音公司乐观地表示。
荷兰航空的生物燃油原料是“地沟油”,而波音牵头的项目则是以“桐子油”为原料,将来微藻和盐土植物都将能加入转化行列。业内专家分析,这一轮技术最大的优点就是越过了“与粮争地”的难题,为技术推广扫清障碍。
但也有专家担忧,这项技术在短期内依然面对着大范围使用的经济障碍。
克服“与粮争地”“地沟油”成功上天
在卡米尔·厄尔林斯眼中,29日完成飞行的KL1233次航班这仅仅是一个开始,“按照计划,到今年9月我们将在阿姆斯特丹往返巴黎的200多个航班上正式使用生物燃料。”
而他的底气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成熟的技术。传统的生物燃料因为大多以玉米和土豆等作为原料,犯下了“与粮争地”的忌讳而备受诟病,这一次荷兰航空成功突破了这一难题,此次荷航飞往巴黎的航班采用的燃料是以“地沟油”为原材料,真的是做到了变废为宝。
“我们觉得,烧菜剩下的油是可持续的原料,但现在循环使用率还很低。”荷兰皇家航空旗下的SkyNRG公司是生物燃料的提供方,在该公司经理德克·克罗内梅杰眼中“地沟油”真是一种宝贝。
依托于荷兰较为规范的垃圾回收系统,一般剩余的厨后菜油会采集起来循环使用,作为家畜饲料添加,或进行分解,或制为生物燃料。“可是家庭的厨后菜油却一般倒入垃圾桶或冲入厕所,从来没有回收利用过。这就成为了我们的原料。”
而研发生物燃料绝不仅仅是荷兰航空一家,这项技术距离中国也并不遥远。前不久,中航油集团就表示,中国石油已经成功生产出质量合格的航空生物燃料,并将最快于8月份实现试飞。“整个计划从去年就开始了,我们和中国石油、中国国航及霍尼韦尔UOP公司共同参与研发,由国航方面负责试飞。”波音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传播事务副总裁王玉奎表示,“非粮化是我们这个项目的最大特点,我们的原料是云南的小桐子种子,这种植物种植在非常偏远的山区、荒地上,从而绕开与粮争地。”
这两种航油也都充分考虑到了航空公司的适应性。荷兰航空表示,荷航使用的生物燃料和传统的燃油具有相同的技术参数,无需对飞机引擎和基础设施做任何改动。波音方面也表示:“甚至可以与现在的普通航空燃油互换使用,这次用普通燃油,下次加生物燃油,都不会有问题。”
减排紧箍咒日紧炼化技术已非门槛
各种原料争着上天,从根本上来说还是减排压力的催动,航空公司作为全球的排放大户,成为众矢之的。目前,全球航空业的二氧化碳排放占据全球排放量的2%到3%,每吨航空煤油的使用会产生3吨的二氧化碳。为此,欧盟已要求,航空公司须在今年之前减少3%的二氧化碳排放,否则将征收“碳税”。
虽多次表示并不接受欧盟的单方面规定,但国际航空运输协会也做出了自己的减排承诺,到2020年,每年燃效提高1.5%;从2020年起,通过实施“碳补偿”计划稳定碳排放量;在2050年,碳的净排放量比2005年减少50%。
减少碳排放将成为生物燃油推动的巨大动力。波音建构起了一整套燃料生产到利用零排放理念,“我们会到各个地区寻找当地适合的植物,然后种植加工,在这个过程中,植物吸收了温室气体,随后植物果实加工为油料,使用后排出的碳就完成了中和,”王玉奎介绍,“每个地区在自己的地区加工生物燃料,供给本地的航空公司,如果全球都加入进来,不就实现了全球的零排放吗?”
荷兰航空方面利用“地沟油”的项目也指出了在减排上的巨大优势,因为不用重新生产作物,就免去了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加上这又是本地取油,所以交通方面产生的碳排放也很少,这些都使得“地沟油”燃料,相比传统的化石燃料减排60%—80%,今后还可以增加到90%。
“如今技术已经进步了很多,麻风树、亚麻荠、微藻和盐土植物都可以作为提炼航油的原料。”中科院广州能源所学者孙守强认为,“目前技术基本可行,关键问题还是提纯提质的问题,具体应用受到航空燃料的特质制约,单独使用尚未达到航空燃料标准,需要和普通燃油掺合使用,具体比例有具体技术路线不同而有所差异。”他表示,目前国内在以麻风树和微藻为原料炼制航油方面的研究已经十分成熟。
经济性难题不解中国更有制度困局
不过,在跨过非粮门槛后,高企的成本依然是生物燃油全面推广的难题。“生物燃料成本通常是传统航空燃料的4倍以上,现在即使技术成熟,依然是无法实现经济效益的。”中信建投行业分析师李磊认为,“目前即使算上碳税和油价高企因素,传统航油的成本依然要低得多,所以航空企业还不会大规模使用。”
青云创投董事总经理林霆也对绿色概念的公司格外关注,不过在他看来,国内环保氛围和制度建设都还远远无法支撑起这样的企业。“大家都知道处理‘地沟油’做航油是一件好事儿,可是现在的情况是根本就没有一个健全的回收机制。”在他看来,国内的制度成本也在无形中削弱了生物燃料的经济性,“你说荷兰航空有这个能力做,那是因为人家有着系统的回收系统,现在中国低价收垃圾油的很多,简单炼化就能返销回市场取得收益,那么还有谁去做精炼呢?”
一套绿色产业链的背后必然有着系统的制度来进行支撑,这一点我国还远远做不到。因此,有专家就建议能够在技术攻关的同时,也思考如何破解制度困局:“有关部门应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起良好的废物回收体系,同时也为清洁能源的使用提供奖励,给这些环保企业以生存空间,鼓励他们加大研发,做到有利可图,如此一来,到技术成熟的时候,才能有更多的市场化主题来推广环保产品,否则生物燃油即使取得技术上的突破,也只能曲高和寡。”
上一篇: 超期稻谷哪里去?生物质能或可取
下一篇: 生物质能或迎来战略机遇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