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上一张 下一张
  • 1
  • 2
  • 3
  • 4
您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动态 > 节能环保 > 节能减排节能减排

深圳启动中国首个碳交易平台

全球瞩目的中国的碳交易试点大幕今日开启。
 
随着深圳碳交易平台6月18日上线交易,深圳将成中国首个正式启动碳排放交易试点的城市。
 
其他的6个碳交易试点城市或地区(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重庆市、湖北省、广东省)也在紧锣密鼓的准备之中,早报记者从上海碳交易相关人士处获悉,上海的碳交易试点将在今年下半年启动。
 
一位参与上海碳交易平台建设的人士在接受早报记者采访时称,“在推出时间上,上海希望是在下半年,但现在还没有一个具体的时间点。”目前,上海已经完成了碳交易名单的划定、温室气体排放核算与报告方法,企业历史排放核查以及部分培训工作。另一位参与上海碳交易的权威人士对早报记者称,“碳交易这块的进展涉及很多部门。”
 
中国政府于2012年挑选了7个试点城市或地区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以最终决定是否在2015年后推出全国性的碳排放交易体系。
 
碳排放交易,是指《京都议定书》为促进全球温室气体减排,以国际公法作为依据的温室气体排放减量交易。这种交易以每吨二氧化碳当量为计算单位,所以通称为“碳交易”。其交易市场称为碳市(CarbonMarket)。
 
目前学界主流观点认为,以二氧化碳为代表的温室气体排放会造成全球变暖,进而造成气候灾难。
 
与大多数新兴经济体一样,中国一直反对以牺牲经济发展为代价、通过减排来解决气候变化等应由富裕发达国家负责的问题。气候市场与投资协会(CMIA)会长安东尼·霍布利(AnthonyHobley)对路透社表示,正因如此,中国试点碳市场的进展才受到世界如此密切的关注。霍布利称,“如果能在不伤害经济的情况下经济高效地实现减排,那么中国缓解气候变化的方法将大有前途;进而,其对在2015年达成国际协议的态度也将大为改观。”
 
6月14日,联合国2013年第二轮气候变化谈判刚刚在德国波恩闭幕。此轮谈判取得进展但也遭遇难题,这给11月在波兰华沙召开的气候大会带来希望,也带来了压力。分析人士指出,在各方利益冲突不断而气候变化形势越来越严峻的背景下,联合国气候谈判面临的挑战不容小觑。
 
深圳碳交易平台已挂牌
 
设在深圳排放权交易所的深圳碳交易平台,已于6月16日正式挂牌。深圳排放权交易所注册地在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注册资本3亿元。深圳碳排放交易平台,是一个开放的交易市场,也欢迎其他城市到这个平台上进行碳交易。
 
2013年5月,深圳初步完成了碳排放交易体系建设工作,在有效核查的基础上,采用竞争性博弈分配办法,对635家工业企业和200栋大型公共建筑进行了配额分配。分配的碳排放配额约1亿吨,超过2013-2015年全市碳排放总量40%。
 
据中广网报道,深圳市唐杰副市长透露,第一笔碳交易价格预计每吨在30元人民币左右,也就是在4.5-5.5美元之间,相当于美国加州碳交易市场碳价的一半。
 
深圳的碳交易市场采用的是相对总量控制下的配额交易,也就是说,不设定绝对的减排额度。
 
对此,深圳排放权交易所在一份新闻稿中解释道,深圳经济仍处于快速发展的时期,能源消耗总量和碳排放总量依然面临着继续上升的趋势,2005年至2010年碳排放量增长26%,预计短期内难以达到峰值。
 
深圳排放权交易所称,深圳与欧盟等发达国家要求的碳排放总量绝对削减不同,深圳碳交易体系设计,既要实现碳排放强度总量控制,也要考虑经济发展的空间,综合确定碳排放强度下降目标和碳排放总量目标。
 
事实上,深圳的情况正是中国的缩影。为了达到在2020年前将每单位GDP排放的二氧化碳较2005年减少40%~45%的目标,中国将在2011-2015年间把单位GDP的能源强度减少16%,把碳强度(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量)减少17%。
 
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副总经理宾晖昨日在接受早报记者采访时称,碳交易的意义在于,“发挥好市场机制,使减排更经济。”在“十一五”期间,中国的减排主要通过政策、法律手段执行,虽然执行力度很强,但是综合成本较高。
 
正因如此,2012年1月,国家发改委宣布在7省市率先开展碳排放权交易试点,为今后“在全国建立统一的碳排放交易市场”进行探索。国家发改委同时明确,试点省市需自行设计试点方案,确定试点范围,并在今年年底之前形成方案。
 
据英国《金融时报》援引澳大利亚气候委员会的话称,一旦中国的7省市试点计划开始运行,涉及的碳市场预计将覆盖全球约8.8亿人和全球约20%的排放量。
 
上海首批197家试点企业
 
已提交碳排放状况报告
 
要设定各家企业的碳排放配额,首先要核实企业的初始碳排放量。
 
早报记者从上海市碳排放交易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处获悉,参与上海碳交易首批试点的16个行业197家企业已经在今年4月前基本完成2012年度的碳排放情况申报。
 
对于此前已提交的2009年至2011年度的碳排放情况,上海市发改委也已委托相关的第三方盘查机构在去年底至今年初进行核实。
 
前述参与上海碳交易的权威人士对早报记者称,“以后的工作还包括一些机制建设,会陆续公布。上海方面会尽量把工作做好,然后推出。启动了肯定是好事情。”
 
上海市发改委网站上的名单显示,目前第一批参与碳交易的企业包括: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中铝上海铜业有限公司等钢铁、有色企业;中国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高桥分公司等石化企业;漕泾电厂、漕泾热电厂,外高桥一、二、三厂等发电企业。
 
被划入名单的还有建材、纺织、造纸、橡胶、化纤等工业行业以及航空、港口、机场、铁路、商业、宾馆、金融等非工业行业。
 
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和报告是开展碳排放交易的一项基础工作。早报记者从上海市碳排放交易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处获悉,目前,上海已经建立了碳排放电子报送系统。不过,上海将对参与试点的企业发放多少免费配额,目前仍未确定。
 
经济放缓拖累碳配额价格
 
碳交易试点工作不仅对政府部门、交易所而言是全新的尝试,对参与其中的企业而言也是如此。
 
对于深圳的碳交易情况,6月10日出版的财新《新世纪》周刊援引一家企业主的说法称,“我们不敢卖配额,因为不到每年的最后,我们根本无法知道自己的碳排放量和工业增加值是多少。”该企业主解释称,虽然政府对碳排放总量可以根据工业增加值的增长率进行调整,但碳强度是明确的。而碳强度的计算中,许多因素无法由企业掌握。“这相当于多元一次方程,知道一元,而不知道其他,都是没有用的,存在很多变量。这也意味着企业无法掌握自身的碳强度。因此只有等到政府一年后给出结果,企业才能知道答案。”
 
在变量众多的强度指标下,企业或许很难活跃地参与碳排放交易。此外,中国经济增速的减缓,也会使碳交易市场面临不确定性。
 
欧洲目前正面临着碳配额供大于求、配额价格暴跌的困扰。因为经济不振,企业开工率下降,排放量自然降低。根据汤森路透旗下点碳公司(PointCarbon)的统计,自2008年7月1日出现28.73欧元/吨的峰值后,欧洲碳价一直震荡下跌,今年以来更是在低位徘徊。2013年,欧盟碳排放许可(EUA)的平均价格从1月的5.18欧元/吨一路跌至4月的3.81欧元/吨。
 
不过,英国《金融时报》认为,中国限制碳减排将利人利己。该报称,假如中国真的沿着限制本国碳排放的道路走下去,当然会令整个世界受益,会推动世界朝着必要但难于实现的共同应对气候变化行动迈进一小步(仅仅是一小步,因为美国仍将是一块绊脚石——作为全球第二大碳排放国,美国却未能成功建立全国性的排放交易体系)。
 
气候问题活动人士希望,各国能在2015年的巴黎会议上达成新的全球减排协定。
 
事实上,中国正在考虑对碳排放进行绝对值限制。英国《金融时报》曾援引中国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姜克隽透露的话称,中国正在考虑在下一个五年规划(2016-2020)中制定绝对排放上限,目前正在研究什么水平最合适。他表示,制定总量目标将比之前的强度目标“更加有效”。他补充道,在2015年联合国在巴黎举行气候谈判之前,中国“很有可能”会放弃长期以来反对要求发展中国家制定碳排放上限的立场。

上一篇: 科技让二氧化碳“变废为宝”

下一篇: 中国碳排放交易体系即将出台

协会简介 | 网站简介 | 相关法律 | 组织机构 |
Copyright © 2010-2017 宁夏能源协会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银川市金凤区北京中路168号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有限责任公司4号楼407室 邮政编码:750011 电话:0951-6971422 传真:0951-6971421
宁ICP备1100020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