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上一张 下一张
  • 1
  • 2
  • 3
  • 4
您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动态 > 节能环保 > 节能减排节能减排

完善能源政策 推动节能减排

面对国际能源署再指我国成为世界第一大能源消费国,专家建议应批判地看待其相关报告,并进一步
完善能源政策 推动节能减排
11月17日,国际能源署在北京发布《2010世界能源展望》,指出2009年中国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能源消费国,2035年中国能源需求将占全球能源总需求的1/5。
国际能源署希望借此向中国施压,将解决未来全球气候变化和能源安全问题的重担压在中国身上。
把减排的皮球踢给中国
“中国能源需求量在2008~2035年会上升75%,在全球能源使用量预期增长量中占36%;2035年,中国能源需求量占世界能源需求总量的比例将从目前的17%上升至22%。”《展望》指出。
《展望》称,中国能源消费量进一步增长的前景强劲,中国人均能源消费水平很低,只有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国家平均水平的1/3。
国际能源署认为,2000年中国的能源使用量仅为美国的50%,但2009年超过美国。2008年中国能源消费量比上世纪90年代上升4倍。
早在今年7月,国际能源署就披露“中国2009年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能源消费国,并成为世界第一大二氧化碳排放国”的信息。
其意图明显:给中国施压,将中国纳入“强制减排”行列。这给国际社会造成一个印象:要成功解决未来全球气候变化和能源安全问题,关键看中国的态度。
“中国如何应对能源安全的威胁以及在使用化石燃料而造成的气候变化上的态度,对世界有深远影响。”国际能源署总干事田中伸男在发布会上说。
有专家指出,《展望》中关于中国能耗的数据,是国际能源署经济预测部的估算值,不是该机构统计分析部权威公布的统计值。《展望》高估了未来中国能源消费需求量和二氧化碳排放量。
类似的质疑早在今年8月就由国家能源局和国家统计局发出。它们发表联合声明称,按照国际方法折算,2009年中国能源消费折合成标准油21.46亿吨,少于当年美国的能源消费总量——23.82亿吨。
但国际能源署发布的《展望》,仍然坚持中国2009年消费22.65亿吨标准油,超越美国的21.7亿吨。
中国科学院能源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的孙龙强博士表示,有了“能源消费世界第一”的定位,我国受到来自国际社会的减排压力将越来越大。
取消化石燃料补贴不能一蹴而就
《展望》还分析了在新政策背景、当前政策背景及450背景下,2035年世界能源市场的发展情况。所谓450背景是指,将大气层中的温室气体浓度控制在450ppm二氧化碳当量,以实现把全球温度上升量限制在2摄氏度的目标。
《展望》提出,要取消化石燃料补贴,并认为这是一个“三赢”的解决方案:可保证能源安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带来经济效益。
《展望》认为,补贴将人为地降低能源价格,鼓励浪费性消费。
早在2009年9月,20国集团领导人就承诺逐步取消并理顺低效的化石燃料补贴政策。
目前,中国已迈出可喜的一步。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长李俊峰指出,为促进能源节约,提高能源效率,中国政府提高了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的应纳税额,执行了旨在鼓励节能技术应用的政策,开展了成品油(精炼)产品的价格和税收改革,采取了促进能源节约的许多经济措施。
此外,与节能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制定和修订,为中国提高能源效率奠定了法律基础。
数据显示,我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由2005年的1.22吨标准煤下降到2010年的1吨标准煤。
依然坚定地走节能减排之路
国际能源署发布有关报告的观点和数据,往往成为其他国家批评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减排不力的借口。
为此,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所长韩文科建议,应当批判地看待国际能源署的相关报告,并对其数据进行研究,进一步完善我国的能源政策,推动我国清洁能源的发展。
“《展望》称,中国需求量占世界需求总量的比重将越来越大,这一点我们要警惕,要通过宏观能源政策抑制能源增长,不要在世界能源总量中占过大份额。”韩文科说。
11月23日,国家发改委发布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2010年度报告》,概述了去年以来中国减缓及适应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阐述了中国参与气候变化国际谈判的立场和主张。
中国石油大学教授冯连勇指出,国际能源署等能源组织的工作方式值得借鉴。我国能源部门也做了很多工作。因此,在统计全球相关数据的同时,也应该统计国内的数据,并向全球发布。

上一篇: 科技让二氧化碳“变废为宝”

下一篇: 排污费改税促企业节能减排 负担会加重

协会简介 | 网站简介 | 相关法律 | 组织机构 |
Copyright © 2010-2017 宁夏能源协会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银川市金凤区北京中路168号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有限责任公司4号楼407室 邮政编码:750011 电话:0951-6971422 传真:0951-6971421
宁ICP备1100020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