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0-08-09 09:10:11 来源: 作者:未知
徐锭明 |
吴平 |
解晓南 |
解树江 |
王培红 |
目前,低碳经济、低碳生活的观念日渐深入人心,与此同时,如何培养青少年对低碳经济、低碳生活的认知度,构建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青少年低碳教育模式,也引起了社会有识之士的关注。7月28日到29日,首届中国低碳教育论坛在江苏省泰州市举行,参会人员就此话题展开了热烈的交流和互动。本报特编发专题报道,以飨读者。
国务院参事、国家能源专家咨询委员会主任徐锭明
迈出低碳“元年”
中国须走自己的路
在我看来,2009年应该被定名为中国低碳发展的“元年”。标志有三件大事:先是胡锦涛主席在纽约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积极应对气候变化的决议(2009年8月27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通过);再是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应对气候变化有关工作审议并原则通过(2009年8月12日); 随后,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我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行动目标确定( 2009年11月26日)。
理想的低碳经济可以最大限度提高碳生产力,增强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尽可能地减缓气候变化带来的负面影响,提高人类发展水平,同时兼顾代际公平和代内公平,从而使社会经济沿着可持续发展的路径前进。发展低碳经济的最终目标是提高人类发展水平和促进可持续发展。低碳经济并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应当在一个具体的社会经济背景下,基于特定的社会经济发展阶段、特定的能源资源禀赋、特定的科技发展水平和创新能力,以及特定的社会意识程度和体制能力等因素,对低碳经济做出定义,并最终确定低碳经济发展目标。低碳经济只能是这一战略目标的催化剂、助推器。如果离开了以人为本这一出发点,那就偏离了经济的本来含义。所以低碳经济应当首先是一种改善民生、促进人类发展的经济发展模式。
而中国要发展低碳经济,应走自己的路。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努力建设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产业体系和消费模式,积极参与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推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取得新进展。”在我看来,我们要走出的“自己的路”可概括为:学习之路,研究之路,法治之路;渐进之路,创新之路,发展之路;生态文明之路,天人合一之路。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哥本哈根会议是一个新的起点,从这里出发,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的进程将不断向前。 在中国,“低碳”已成为政府的责任、社会的责任,更是全民的责任。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课题负责人 吴平
低碳时代的
可再生能源发展战略
根据我们的研究,中国的低碳转型大致需要经历四个转型期,从时间段上划分大致可分为:筹划期(2010年)、关键期(2010—2020年)、困难期(2020—2030年)和转型期(2030—2050年)。目前就处于筹划起步阶段。在这一阶段,国家提出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左右;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的宏伟目标。根据权威预测,我国到2020年一次能源消费总量达到45亿吨标煤。按照15%的目标,2020年非化石能源的消费量将达到45亿×15%=6.75亿吨标煤。
“低碳”这个观念,我认为像现在提出的那些“少开一天车,少用一度电”之类的举措对“低碳环保”虽然是有影响的,但事实上这种影响从国家的角度来看是微不足道的,甚至可谓是杯水车薪。
低碳可分为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从宏观来讲,要做国家的低碳发展整体规划。要制定一个宏观战略,首先要分析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来源;第二,要知道温室气体的排放量是多少,有具体准确的数量数据;第三,了解温室气体同经济发展的关系趋势。因为经济不断发展,温室气体不断排放,所以一定要控制排放量。“40%-45%”这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但是可以转化成为一个绝对的量。因为它可以根据经济发展速度以及节能率等因素测算出排放量。
中国能源发展模式一直是建立在“高碳”基础上的。作为实现低碳发展的重头戏的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战略, 在4月22日国家能源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确定了其发展方针:“节约优先、立足国内、多元发展、保护环境”。在我看来,这种多元发展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来源多元,煤、油、气,核、水、风、光、生物质、地热、海洋能等全面发展;二是技术路线多元,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事实上我们现在也已经有一些新能源的规划。比如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发展“上大压小”,以及“超零界”。还有核能,也将“适度发展”改为“积极发展”。之前对核能的规划是4千万千瓦,这次也已经修订为7千万到8千万千瓦。风能太阳能一直以来比较受重视,发展速度也比较快,当然也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并网和定价问题。生物质能缺少大手笔规划,需要加强。像沼气,没有大量工业化利用,若是发展工业化沼气,便可以代替天然气,成为清洁能源。目前,我们国家确定了2020年目标,非化石能源要达到15%。从长远来看,到2050年应该达到30%,实现煤炭、石油和天然气以及非化石能源“三分天下”的局面。希望这一天会更早到来。
国家能源局政策法规司政策研究处处长 刘刚
低碳能源发展需靠科技制胜
在我国的能源结构体系中,如果从能源的含碳量来看,可分为高碳、低碳和无碳能源。而低碳能源的范畴应包括低碳和无碳能源。其中,无碳能源包括水电、核电、风电、太阳能、地热能和潮汐能。而低碳能源则包括石油和天然气。
现阶段,促进我国经济社会低碳发展除了要大力发展上述低碳能源形式外(这项工作国家能源局一直在大力开展),还包括传统高碳能源的低碳化利用。高碳能源的低碳化,包括“上大压小”,关停煤耗高、污染中的小火电机组,建设700℃ 超超临界等大型高效燃煤发电机组,以及发展碳捕捉和封存技术(CCS)。除此之外,把抓好节能工作作为首先任务,“节能是最清洁的能源”,这种说法已渐渐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在一系列工作的稳步推进过程中,我国水电、核电、风电、太阳能发电和生物质能发展已经取得了可喜的进展,新能源企业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民营资本的积极参与,促进了新能源的快速发展。
从长远看,解决能源低碳化问题,根本要靠科技进步。从目前来看,等待我们解决的前沿能源技术有:太阳能大规模低成本应用技术、快中子堆、可控核聚变、天然气水合物和非粮生物燃料等。
突破这些前沿技术,需要产、学、研各界以及政府共同推动。国家能源局一直以来把推进能源科技发展作为工作的重心之一,国家能源局目前已命名两批共38个国家级能源科技研发中心。
应对气候变化,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尤其需要加强教育部门和能源部门的合作,共同推进中国低碳能源发展进程,为人类可持续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尚德电力控股有限公司副总裁 解晓南
履行社会责任
倡导绿色低碳理念
历经9年的快速发展,尚德电力正以超过全球10%的市场份额,引领世界光伏产业和市场应用的良性互动发展,并在很短时间内,确立了中国光伏产业在全球的霸主地位。截至2010年2月,尚德电力已经累计向全球输出2000兆瓦的高效太阳能发电产品,按1.2度每瓦每年计算,这些产品稳定运行25年,累计可生产600亿度绿色电力,折合标准煤约210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5200万吨。
尚德电力公司董事长施正荣曾说过:“尚德的事业就是最大的环保事业”。尚德电力从事的太阳能光伏产业本身就是一项绿色事业,对生态环境有着极大的贡献。尚德电力用产品和服务履行外部的社会责任,用大善大爱的理念从事太阳能光伏产品的研发和制造,通过多渠道推广使用,为保护生态环境做贡献。
多年来,尚德电力十分重视环保教育宣传等公益活动。2006年5月22日,尚德电力携手“2006地球第三级珠峰大行动”,在西藏定日中学设立尚德奖学金,为世界海拔最高的小学——西藏曲宗巴松完全小学捐赠了价值30万元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2009年,尚德电力在定日中学设定长期“尚德绿色奖学金”,在扩建的巴松完小继续援建一套光伏发电系统。
目前,尚德电力正倾力打造全球首座低碳校园——无锡外国语学校,将以太阳能为主题,大量运用光伏、光热等环保一体化先进技术,利用多种节能技术,全方位诠释“低碳”理念,包括用地源热泵技术提供冷热源空调、中水回用技术等,实现校园污染物零排放。
中国能源报社副总编辑、中国能源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解树江
低碳教育的英国经验
英国是低碳经济的发源地,注重从低碳教育的内在特质、社会健康教育的自身需求、低碳教育与社会健康教育的共同使命等维度,分析、寻找、研究低碳教育的地位与价值,让低碳教育为英国低碳经济发展注入无限的生机与活力,并成为推动英国低碳经济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
经验之一:引导学生树立低碳生活理念
英国的低碳教育不仅要求教师具有低碳意识和科学的低碳生活价值理念,而且还要求教师将这些理念传授给学生,引导学生将对低碳生活零散、机械、静态的认识,转变成较为全面、深刻、动态的认知,树立低碳生活理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视绿色消费意识、可持续发展的道德观念、人与自然协调一致的伦理观、爱护环境的意识的培养,为学生创造一种减少碳排放的良好氛围。
经验之二:通过课程设计和教学方法实施低碳教育
英国国家课程委员会主席格雷·汉姆认为,低碳教育在每个学生的课程中都是必不可少的,它有助于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关注并积极参与低碳生活实践。这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有效结合及教学设施的充分利用,不但激发了学生对低碳知识的兴趣,更重要的是从根本上激发了学生重新认识人类行为的主观能动性。
经验之三:推行低碳教育的综合实践活动
英国坚持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的生活和生存环境的原则,通过校外、户外的综合实践活动进行低碳教育,增进学校与自然、社会的广泛联系与密切合作,引导学生综合利用已有知识能动地探究自然,强化他们对低碳生活实际的领略与体验,掌握低碳知识和技能,形成与环境和谐互动、友好相处的文明生活习惯。
经验之四:坚持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
在英国的低碳教育中,并不强调学生死记硬背低碳知识和生态道德准则,而是尊重学生的态度和情感,通过学校和家长共同努力,让学生从内心深处理解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他们关心自然、热爱自然、对自然负责的道德品性。家长配合学校使学生了解他们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关系,培养个人责任感和对自己生存状况的积极关注。
正如低碳经济是一项新兴的事业一样,低碳教育也是一项新兴的事业。我们要在充分借鉴包括英国在内的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立足中国实际,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便于操作、富有成效的低碳教育道路。
江苏省能源研究会秘书长、东南大学能源与环境学院教授 王培红
低碳发展的途径选择
现阶段,低碳发展已成为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低碳经济建设是提高经济质量的重要保障。实现低碳发展,可以实施的基本路径有三种:传统能源高效利用、新能源规模化利用和碳中和与综合利用。
传统能源高效利用是首选途径。在这一点上,应坚持节能优先的原则,实施资源的无害化利用,杜绝资源的浪费。具体途径在于实施结构调整和依靠技术进步。结构调整的范围涉及产业、工业、产品和能源结构。而目前需要大力突破的技术则包括节能减排技术、新能源技术和碳捕获技术。
可再生能源具有种类繁多、能量密度低、增量成本高等优势,适宜规模化开发利用,也是低碳发展耐以利用的基本手段。现阶段,以水能、风能和太阳能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形式的规模化开发都逐渐起步,并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成果。需要指出的是,适宜大规模开发利用的能源形式还应包括生物质能、潮汐能和地热能能容易被忽略的种类,它们都有产业化开发的空间。
除此之外,洁净煤技术、核能和氢能的利用也逐渐被政府及企业提上发展日程。特别需要提出的是,氢能作为一种良好的非碳能源,目前也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低成本制氢与储氢以及高效氢能利用方式目前需要突破的技术领域。最后,碳中和(碳源与碳汇间的平衡)及其资源化利用是低碳发展的优化方案。
从目前来看,全球能源供应对化石燃料的依赖趋势难以改变,而传统的化石燃料利用方式导致二氧化碳的排放增长,政府提出的“高碳能源低碳化利用”的战略决策,决定了低碳科技将成为未来长期举世瞩目的焦点,节能减排、替代燃料和固碳技术(碳捕获与利用)将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并为中国经济和社会的低碳发展提供实质性动力。
我认为,在实现低碳发展的过程中,低碳教育是一项伟大的事业。低碳教育是能力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具有素质教育、能力培养和习惯养成等多种意义。除了应该采取课堂教学与实践,以及培养学生养成低碳行为方式之外,低碳校园建设也应成为这种教育模式的重要内容。建设低碳校园,包括节约型校园、可再生能源示范校园和生态校园,需要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与参与。
上一篇: 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重启进行时
下一篇: 周建要求:改进文风改善政风从严治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