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上一张 下一张
  • 1
  • 2
  • 3
  • 4
您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动态 > 金融 > 财经要闻财经要闻

央行首度详解宏调新指标:去年社会融资总量14.27万亿

中国人民银行(央行)高官昨日首度详解“社会融资总量”指标。

央行调查统计司司长盛松成昨日在央行网站上发表署名文章指出,当前金融调控需要确定更为合适的统计监测指标和宏观调控中间目标。而社会融资总量与主要经济指标相关性显著优于新增人民币贷款,可以根据GDP(国内生产总值)和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等指标推算支持实体经济发展所需要的相应社会融资总量,形成社会融资总量的有效调控体系。

值得关注的是,文章还公布了2002年以来的社会融资总量结构情况。统计显示,2010年中国社会融资总量为14.27万亿元。

社会融资总量

九年增逾七倍

盛松成的文章详尽解释了社会融资总量的构成及意义。

根据文章,社会融资总量是指一定时期内(每月、每季或每年)实体经济从金融体系获得的全部资金总额。而目前最常用的人民币贷款是指银行业金融机构向实体经济发放的一般贷款及票据贴现,它仅反映了银行业对实体经济的资金支持。

盛松成称,社会融资总量的内涵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金融机构通过资金运用对实体经济提供的全部资金支持,主要包括人民币各项贷款、外币各项贷款、信托贷款、委托贷款、金融机构持有的企业债券、非金融企业股票、保险公司的赔偿和投资性房地产等。

二是实体经济利用规范的金融工具、在正规金融市场、通过金融机构服务所获得的直接融资,主要包括银行承兑汇票、非金融企业股票筹资及企业债的净发行等。

最后是其他融资,主要包括小额贷款公司贷款、贷款公司贷款、产业基金投资等。

值得关注的是,盛松成还称,随着我国金融市场发展和金融创新深化,实体经济还会增加新的融资渠道,如私募股权基金、对冲基金等。未来条件成熟,可将其计入社会融资总量。

盛松成昨日还首度披露了社会融资总量数据。

数据显示,从2002年到2010年,中国社会融资总量由2万亿元扩大到14.27万亿元,年均增长27.8%,比同期人民币各项贷款年均增速高9.4个百分点。

2010年社会融资总量与GDP之比为35.9%,比2002年提高19.2个百分点。

央行主要调控目标

或仍是银行信贷

对于为何采用社会融资总量指标,盛松成指出,近年来,随着中国金融总量快速扩张,金融结构多元发展,金融产品和融资工具不断创新,证券、保险类机构对实体经济资金支持加大,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对贷款表现出明显替代效应。“新增人民币贷款已不能完整反映金融与经济关系,也不能全面反映实体经济的融资总量”。

“社会融资总量比银行信贷更全面和准确地反映金融体系对实体经济的支持,作为一个领先指标,有助于判断未来经济增长和物价走势。”中金公司同时也在最新报告中如是说。

此外,中金公司认为,货币政策对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的一个共同影响渠道是利率的变动。重视社会融资总量,意味着利率在货币政策调控中的作用将增加,未来需要更多关注央行流动性管理对市场利率的影响。

不过中金公司也称,银行信贷有其独特的信息价值,仍然是市场需要紧密关注的指标。

中金公司强调,使用社会融资总量的指标后,央行仍将以银行信贷作为调控的主要标的。主要基于两点考虑:首先,银行信贷和直接融资比,有一个重要差别,就是信贷通过货币乘数创造货币,进而可能影响直接融资,而直接融资不创造货币。而且,目前银行信贷占社会融资总量的比重大。所以,控制银行信贷是控制社会融资总量和总体流动性的关键。

此外,央行对直接融资的调控手段有限。

上一篇: 央企今年投资重点明确 聚焦主责主业、发展实体经济

下一篇: 中央政治局:防止今年经济出现大的波动

协会简介 | 网站简介 | 相关法律 | 组织机构 |
Copyright © 2010-2017 宁夏能源协会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银川市金凤区北京中路168号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有限责任公司4号楼407室 邮政编码:750011 电话:0951-6971422 传真:0951-6971421
宁ICP备11000208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