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0-08-23 10:39:19 来源: 作者:未知
中国最大光伏电站上网电价上周开标。
8月16日,中国电力投资集团(下称“中电投”)获得5个项目的最低价,共计150兆瓦,超过总标的的半数。这意味着,若此番仍以 “价低者得”,中电投则成为最大赢家。值得注意的是,上次的中标企业中国广东核电集团(下称“中广核”)此次也参与了所有项目竞标,竞标均价约在1元左右。目前,价格标尚未开出,报价方案将经过评委会委员审查后,再行公布。
在主办方收到的135份标书中,只有一家为民企。在中国光伏市场本应有“燎原”之势的中国民企,在此次大型的招标会上却表现出“星火”之态。
低价竞逐
中电投以0.7288元/度开出了全场最低价,入围企业的名字为中电投旗下的黄河上游水电开发公司。据了解,为了赢得标的,中电投动用旗下5家公司参与了全部项目竞标。
开标当日,中电投系获5个项目的最低价,如果此番仍以“价低者得”,中电投集团则成为最大赢家。
据一份报价方案显示,此番招标的13个项目中,报出最低价的几乎全为国企。主办方收到的135份标书中,约四成参标企业报价低于1元/度。
唯一一家投出1元以下价格的民企,是中环光伏系统公司,在青海河南项目中报价0.98元,该公司隶属中国最大多晶硅制造商协鑫集团。
在技术标环节,主办方认定拓日新能源、三安光电、阿特斯阳光电力科技、正泰太阳能、中盛光电等企业参与的13份标书为废标。通过技术标环节后,剩下的120余家投标公司将进入第二轮价格标。
鉴于约四成企业报价低于1元/度,业内人士分析,依照“价低者得”的标准,超过1元的企业中标可能性较小。此次投标国企占七成,并集体报出低价,民企几乎没有获利空间。
在去年首轮光伏招标——敦煌10兆瓦招标中,国投电力与英利控股的联合体以0.69元报出全场最低价后,遭业界“炮轰”,认为价格“离谱”差距太大,主办方最终选择中广核与百世德报出的1.09元。有趣的是,多位知情人士告诉本报,“之后主办方为了‘平衡’,另开了10兆瓦的项目,给‘最低价’的国投电力和英利控股去做。”
自0.69元的报价成为“闹剧”后,招标的严肃性为主办方和业界所强调。不过本轮的最低价也仅高出上次“闹剧价”4分钱。
去年以“更为合理”价格击败最低价者的中标企业中广核,本次也参与了所有项目竞标,竞标均价约在1元钱左右。分析人士认为,此番很可能是中广核再度“挑战”最低价者,进一步的竞逐将在中广核和中电投之间展开。
收益几何?
多位业内人士接受本报采访时表示,以此番中电投报的0.7288元要实现8%的收益率根本不可能。
国家能源局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史立山向本报表示,大规模的光伏项目招标是为了摸清行业成本,以定出合理电价促进行业健康发展。
“中电投报出的竞标价,并不代表公司拥有更好的技术或成本控制,也没能真实反映出光伏行业的整体水平。”一位不愿露名的企业高层表示。
“发改委给宁夏项目定的上网电价,为多数竞标企业参照。”一位参与竞标的企业说,但实际揭标时,四成企业投标均在1元以下。
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处处长梁志鹏对此表示,此次光伏招标很多企业报价都不超1元,确实超出预料,可以预期的是,投了低价的企业今后实施起来难度会比较大。
本报记者经采访了解,目前光伏组件成本约在13-14元左右,如果要达到中电投报出的0.7288元/度,就意味着光伏组件成本要跌到7-8元的价格。“这几乎没有可能。”阿特斯一位管理层表示。
光伏电站的上网价格,仍然受上游多晶硅价格制约。据了解,目前由于市场向暖,经过金融危机和国内多晶硅调控后,多晶硅产能紧张,国内硅料卖价55-60美元/公斤,且未来两年并不会大幅降价。国外的多晶硅成本约在25-30美元/公斤左右。
一位在美国上市的民企总经理称,对招标结果相当失望,“用纳税人的钱与纳税人争市场,纳税人永远是输家”。如果光伏招标,政府再次倾向低于成本的竞争,则不利于中国光伏行业的发展。因为企业没有利润,投资人就不会进入,对行业技术研发和市场培育来说,都是短视行为。
“每年有15%可再生能源配额、有国家财政补贴和无息贷款等支持,央企敢亏本,民企则要经过严格的成本核算。”中盛光电集团销售总监李永表示,这并不是一次公平的竞争。
多数企业在接受采访时也表示担心,上述现象对光伏行业的国内发展将带来消极作用。
本应“燎原”为何“星火”?
去年积极参与的民企如赛维LDK、英利控股等都退居幕后,选择成为供货商。赛维人士告诉本报,公司在投资、电站运营方面并非强项,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世界级的产品供应商。
“毕竟中标的上网电价较低,对民企是难以承受的,而且电站项目的回收期较长,资金压制会影响光伏主业的生产工作。”李永表示。
光伏市场自年初以来行情向好,光伏组件的需求量大幅增加,多晶硅和电池组件的价格也呈现上扬趋势。李永介绍,公司各家订单都排到年底,预计明后年市场需求紧张。这就是说,虽然当下国企与光伏企业签订了供货协议,但市场变化,协议也会有重签的可能,只是“国企也不会在意这点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