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续3月底以来的走势,进入4月份的两个交易日,人民币汇率继续走高。根据中国货币交易中心数据,4月2日,美元对人民币中间价再度刷新历史高点,达到6.2586。
即期汇率与中间价“齐升”
4月1日,美元对人民币即期汇率开盘报6.2085,微超3月29日美元兑人民币即期汇率最低见6.2086。4月2日,受中间价创新高及国际美元疲势带动,人民币即期汇率收盘报6.1986,标志着人民币即期汇率连续3个交易日实现新突破。
同时,代表人民币“官方汇率”的人民币中间价,4月2日也创历史新高,美元对人民币中间价报6.2586,比前一日升值88个基点,突破去年5月2日创的高点6.2670。据了解,自实行中间价机制以来,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从8.0702升至6.2586,升值幅度约29%。
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日前表示,由于产业结构改进、贸易顺差减少等原因,目前人民币汇率距离均衡水平比较近,可以考虑适当加大人民币波动的幅度。
据建设银行北京市分行外汇资金交易员宋立阳分析,截至目前,从趋势图来看人民币仍处于缓慢升值的大趋势当中,目前人民币波动处于合理区间。
内外经济走势是主因
海外经济的逐渐企稳、美国经济强劲复苏,外需正呈现上升势头成为近期人民币持续走强的重要动力。海关总署发布数据显示,今年前2个月,我国出口贸易额达到3267.3亿美元,增长23.6%,贸易顺差441.5亿美元,而去年同期为贸易逆差47.8亿美元。外需的好转推动1到2月份出口的强劲增长,为人民币升值预留了一定的空间。
同时,国内经济稳中趋升,最新公布的3月份PMI数据连续半年保持在50%以上,企业对于人民币升值预期比较一致,再加之近几个月贸易顺差额较大,都影响到企业偏向于结汇,售出美元,持有人民币。
与国外多数经济体相比,国内经济面相对较好,对国际资金的吸引力较大,因此人民币对其他币种升值比较明显。
此外,国外欧美日等经济体纷纷实施宽松的货币政策,通过货币贬值带动出口贸易,在一定程度上使得人民币存在“被动升值”的压力。数据显示,4月1日,除了对美元升值外,人民币对日元、欧元、英镑、澳元、加元、卢布、港币7种货币也集体升值。其中,人民币对欧元升值幅度最大,上行了217个基点,1欧元对人民币报8.0166。
关注对出口贸易的影响
“将来影响人民币走势的因素,可以关注国内经济基本面的数据,以及国外主要经济体货币贬值情况等。”宋立阳强调,尤其是主要外币的走势,目前可能处于阶段性贬值,但这种趋势可能会突然中止甚至阶段性反弹,要考虑到这种情况下造成人民币汇率波动带来的影响。
下一阶段人民币升值压力,一方面来自于欧美、日本等国家宽松货币的持续影响,另一方面,企业和居民的结汇意愿强烈,加之有一定资本流入压力,都形成抬升人民币的动力。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融学院院长丁志杰表示,“去年四季度以来,人民币一直面临升值压力,表明市场上看多人民币的人增多,建议关注人民币持续升值对资本流入、物价上升和资本市场的影响。”
宋立阳表示,要关注人民币升值趋势下对出口造成的影响,“要关注美国、日本等国家经济政策、货币政策,要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看其通过政策调整提振本国经济、促进国内出口的同时,会否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市场份额造成影响。”
上一篇:
中国经济顶住压力实现正增长
下一篇:
中俄“熊抱”撼动国际能源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