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2-03-06 10:56:31 来源: 作者:朱宝琛 包兴安
国务院总理温家宝5日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2012年中国经济的主要预期目标,部署了宏观调控和推进改革的一系列措施。在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经济形势中,透过这份报告,我们应该可以看出今年工作的重点。
今年GDP增长7.5%
政府工作报告摘要:2012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5%。主要是要与“十二五”规划目标逐步衔接,引导各方面把工作着力点放到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切实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上来,以利于实现更长时期、更高水平、更好质量发展。
解读:今年要保证经济增长7.5%,这就意味着我们要把经济增长的质量放在首要的位置。适当调低GDP增速预期目标,有适应形势变化的考虑,但更多的是种导向,那就是引导地方政府不要过度追求速度,把工作重点转向调整结构和提高效益,为转变发展方式留足空间。
回顾以往,2004年我国曾将GDP预期增长目标定为7%,自2005年开始,这一预期目标连续七年被确定为8%。
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批准的“十二五”规划纲要确定,今后五年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7%。而在“十一五”规划纲要中,这一预期增长目标被定为7.5%。而“十一五”期间我国GDP年均实际增速为11.2%。
现在要从心理上、从目标上告别两位数的目标,因为中国经济已经维持十多年高速增长,现在需要一个有质量的经济增长,主要有四个特点:一个是节能环保的经济增长;第二个是在增长过程中,要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要提高经济增长的竞争水平和竞争力;第三个,要降低高耗能、高污染产业链的产值比重;第四个是要提高经济的福利值水平,这是从过去追求数量到现在追求质量的重大变化。
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政府工作报告摘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保持适度的财政赤字和国债规模。今年拟安排财政赤字8000亿元,赤字率下降到1.5%左右,其中中央财政赤字5500亿元,代发地方债2500亿元。优化财政支出结构、突出重点,更加注重向民生领域倾斜,加大对教育、文化、医疗卫生、就业、社会保障、保障性安居工程等方面的投入。
解读:今年积极的财政政策重点,财政部部长谢旭人此前就已经明确,包括完善结构性减税、优化投资结构、扩消费和保民生。其中减税包括降低能源、先进设备进口关税,并扩大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范围和物流企业营业税差额纳税试点范围等。
自2009年以来,积极的财政政策持续已有3年,在新的“保增长、调结构”的宏观调控目标下,积极的财政政策或被具体理解成为赤字增加、结构性减税和财政支出的结构性调整。
在业界看来,深化财税制度改革,完善结构性减税政策是积极的财政政策的主要载体。业界认为,今年结构性减税的步伐定会加速,一方面短期减税的力度应加强,另一方面要从长期出发,改革和完善中国的税制结构,建立分税制体系,推进地方财政税收体系的改革,让地方能够从土地财政中解脱,事权和财权相匹配应是税制改革的方向。
而结构性减税的着力点,会体现在三方面: 其一是增值税改革;其二是资源税的改革,今年在一些资源品种上,如石油和天然气或许会有些动作;其三,是要厘清税费之间的关系,具体来说,就是如何将一些收费归结在税收之中,哪些费要取消,这些都是需要研究的问题。
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
政府工作报告摘要: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按照总量适度、审慎灵活的要求,兼顾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保持物价稳定和防范金融风险。综合运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调节好货币信贷供求,保持社会融资规模合理增长。广义货币预期增长14%。优化信贷结构,支持国家重点在建、续建项目和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加强对符合产业政策、有市场需求的企业特别是小型微型企业的信贷支持,切实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
解读:稳健的货币政策,如何继续体现?稳健的货币政策如何发挥宏观经济调控功能?
业界认为,在判断当前经济形势时,既要看到2011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和宏观调控取得的成果,也要客观分析当前经济运行中可能存在的挑战与问题,总的看,当前受欧美债务危机进一步发酵的影响,国内外经济形势不确定性和复杂性进一步增加,国际环境和国内经济运行中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不断出现。
有业内人士称,2012年货币政策将在“稳健”主基调下,突出“预调微调、有扶有控”两大特点。强调预调微调,主要是因为政策效应的滞后性,因此在对未来经济运行情况预判的基础上,要做出政策的预调;微调,则是因为2012年经济形势不同于2011年,形势发展的变化意味着政策着力点将有所调整。
同时,要落实好稳健货币政策、深刻理解其内涵,还需将把关注点放在“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型”上,致力于通过货币政策调控引导资金到更有用的地方去,而非简单地压缩货币信贷指标。因此,这就需要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按照“有扶有控”的原则,着力引导和促进信贷结构优化,加大对社会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保持社会融资总规模合理增长。
健全完善新股发行制度和退市制度
政府工作报告摘要:深化财税金融体制改革。健全消费税制度。全面深化资源税改革,扩大从价计征范围。深入推进国有控股大型金融机构改革,规范发展小型金融机构,健全服务小型微型企业和“三农”的体制机制。推动实施银行业新监管标准。推进建立存款保险制度。深化政策性金融机构改革。健全完善新股发行制度和退市制度,强化投资者回报和权益保护。积极发展债券市场。推进保险业改革发展。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稳步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扩大人民币在跨境贸易和投资中的使用。
解读:新股破发、业绩变脸等问题频频出现,新股发行制度改革已成为市场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其实,新股发行制度改革进来一直在酝酿。中国证监会主席郭树清之前在部署今年资本市场改革和监管工作时也表示,要把新股发行体制作为改革重点。
新股发行最终是要实现市场化,首先要做到新股发行定价的市场化,这就需要改善这种情况,就要改善一二级市场的不协调的发展现状,促进询价机制的规范化构建;其次是审批需要市场化,应该说,进来监管层出台的一系列的措施推进审批流程透明化管理,包括预披露提前等,这些都有助于审批流程的规范化;再次,再融资也需要市场化,因为一旦实现新股首次发行市场化,那么只有后续的再融资问题也要坚持市场化原则,才能真正让股票从进入市场到流通等各个环节都符合市场调配规律。
而在退市制度方面,监管层目前也有所表态。中国证监会主席郭树清昨日就表示,主板退市制度有望今年上半年推出。而本月3日,全国政协委员、深交所理事长陈东征表示,创业板退市制度“很有可能”在今年一季度推出。
自A股上市公司退市制度2001年启动以来,沪深两市主板因触犯监管规则而退市的公司共有42家,占比不到2%,多数公司在长期停牌之后,都能通过重组借壳等方式重新回到股市,这造就了“脱帽、摘星”等A股独特的题材股行情。
正因为如何,业界也就不停地呼吁要完善退市制度,保持市场“有进有退”的渠道的畅通,提高上市公司的综合质量。
至于强化投资者回报和权益保护方面,应该说监管层也已经有了一系列的举措,如新股发行招股书的预披露提前、加强对上市公司分红的督促力度、成立投资者保护局等。
鼓励民间资本进入铁路等领域
政府工作报告摘要:推动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深入推进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完善国有资本有进有退、合理流动机制。研究推进铁路、电力等行业改革。完善和落实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打破垄断,放宽准入,鼓励民间资本进入铁路、市政、金融、能源、电信、教育、医疗等领域,营造各类所有制经济公平竞争、共同发展的环境。
解读:非公有制经济作为我国国民经济中最具有活力和生命力的组成部分,是支撑和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业界认为,推动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一方面会对国有企业形成较大的竞争压力,促使一些国有企业增强市场竞争意识,改善企业内部管理。另一方面,国有经济的战略性重组也离不开非公有制经济的参与,尤其是在国有中、小企业的改制中,非公有制经济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私营企业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参与国有企业改制,使非公有制经济形成与国有经济分工合作、功能互补的格局,从而为国有经济实行战略性调整创造有利条件。随着非公有制经济在竞争性行业中的逐步发展壮大,更多的国有资本可以从这些行业中退出来,集中力量投向基础设施、基础产业、支柱产业和一些基础性的高新技术产业,向重点骨干国有大型企业、大集团集中,这也有利于国有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
完善成品油价格改革
政府工作报告摘要:深化价格改革。稳妥推进电价改革,实施居民阶梯电价改革方案,完善水电、核电及可再生能源定价机制。逐步理顺煤电价格关系。完善成品油价格改革,推进天然气价格改革。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合理制定和调整各地水资源费征收标准,推进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开展碳排放和排污权交易试点。加快建立完善生态补偿机制。
解读:价格机制改革是推进中国市场化改革的关键一步。业界认为,市场经济之所以能发挥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是因为市场化的价格充分反映了供需关系,资源通过价格灵敏的反应被配置到了最有效率的地方。一句话,没有市场化的价格,就没有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中国从计划经济迈入市场经济的过程,也正是从过去高度指令性的价格机制改革入手的。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着重提出了要推动电价、新能源、水资源、天然气等资源方面的价格改革,业内人士称,这反映了政府将推进价格改革和继续进行市场化改革的坚定决心。但尽管如此,政府在价格机制改革上仍可再进一步,也理应再往前走一步。我国要继续推进市场化改革,推进市场价格机制改革,就必须将价格改革放到目前尚未进行市场化定价的金融、土地、资源等领域。
继续搞好房地产市场调控
政府工作报告摘要:继续搞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和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严格执行并逐步完善抑制投机、投资性需求的政策措施,进一步巩固调控成果,促进房价合理回归。继续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基本建成500万套,新开工700万套以上。抓紧完善保障性住房建设、分配、管理、退出等制度。采取有效措施,增加普通商品住房供给。加快建设城镇住房信息系统,改革房地产税收制度,促进房地产市场长期平稳健康发展。
解读:中央的态度非常明确,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的决心坚定不移。这就告诉人们,房价合理回归要继续促进,对此不应存有疑问。
在调控政策的强力作用下,多数城市房价环比开始下降,步入合理回归的轨道。但这种回归仅仅是开始,还远未到终结的时候。如果调控政策出现任何松动,房价可能出现“报复性反弹”,楼市调控成果可能“毁于一旦”。
正如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所指出的,房地产市场调控处于关键阶段。政府工作报告的论断,可以说给今年房地产调控吃了定心丸。
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健康发展
政府工作报告摘要: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健康发展。建立促进新能源利用的机制,加强统筹规划、项目配套、政策引导,扩大国内需求,制止太阳能、风电等产业盲目扩张。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加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三网融合取得实质性进展。大力发展高端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产业。扩大技改专项资金规模,促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
解读: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促进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变发展方式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而且有利于保持经济稳定增长。一方面,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旨在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抢占下一轮产业结构调整的制高点。另一方面,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推动传统产业升级的重要途径。只有夕阳的技术,没有夕阳的产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有助于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如,新能源汽车等都是利用新技术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因此,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是另搞一套,而是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升级相互促进。
因此,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在经济结构转型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
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
政府工作报告摘要:稳定发展农业生产,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继续开展粮食稳定增产行动,稳定粮食种植面积,着力提高单产。
加强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今年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投入拟安排12287亿元,比上年增加1868亿元。
解读:近年来,国家强农惠农政策力度不断加大,中央财政对“三农”的投入持续增加,有力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粮食生产稳定发展和农民收入稳步提高。
而抓好农业科技是现代农业的根本出路,也是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的突出“亮点”。预算报告提出,今年拟安排资金101亿元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同比增长53%,旨在改善农业科技创新条件,支持现代种业发展和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技术推广。
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中强化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一直是“三农”工作的重点。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一系列惠及农村民生的举措,大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努力为农民建设美好家园。
上一篇: 中国经济顶住压力实现正增长
下一篇: 高油价危及世界经济复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