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0-08-16 08:55:08 来源: 作者:未知
国内最大的油气巨头中石油近日拿出119个项目,向民营企业伸出橄榄枝,商务部对民营油企进口成品油的限制也有所松动。这些举动有着极强的信号意义。在“新36条”颁布后,中国油气的垄断大门正在开启。
不过,当前开启的充其量也只是一道门缝。看看商务部的“再分配”举动,只是收回无法完成成品油(燃料油)进口允许量企业的进口配额,重新分配给进口能力、消化能力更强、更需要的企业。但在重新分配过程中,进口总量1409万吨没有增加,申请企业的资格也没有降低。
再看看中石油开放的领域,中国商业联合会石油流通委员会会长赵友山指出,民营油企最感兴趣的是成品油销售等流通领域,但在勘探开放等领域,民营企业几乎是没有能力参与的,因为投资巨大,风险巨大。
回归到国务院颁布的“新36条”,“放开准入”是其核心所在。对民资来说,他们期待的也是完全敞开的大门,而非一道门缝。
截至目前,民资最为期待的原油进口权始终没有很好地放开。“一到油荒,民企就买不到油。或者给你开个高价,让你没法买。”中国商业联合会石油流通委员会会长赵友山表示。这是民企对原油进口权渴望的原因。
自2002年起,我国依据加入世贸组织的承诺,允许非国营企业从事部分数量的原油进口贸易。商务部每年都会下达相应的配额指标。不过,这些企业要进口原油,需要持中石油、中石化出具的“排产证明”,否则海关不予放行,铁路也不安排相应运输计划。此外,进口原油后还需要返销两大公司。
一方面民营石化企业获得的国家原油配额本来就很少,另一方还要受制政策限制,因此进口权几乎形同虚设。
就在前不久,国内6家民企首次获准介入石油战略储备,再度引发放开石油进口权的强烈呼声。石油流通行业协会当时建议启用闲置民企油库进行石油商业储备,以“进口权”换民企无偿储备石油。
倘若此次中石油抛出“绣球”只是一个开始,那么民众则期待更精彩大戏,望有关部门拿出更多诚意,为民资真正敞开油气大门,放松原油进口管制。
上一篇: 中国经济顶住压力实现正增长
下一篇: 调结构稳步前行 宏观经济显现四大积极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