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基准布伦特原油期货合约报价为每桶86美元,而就在今年6月19日,主力合约还处于每桶115美元的高位。在短短4个月内,国际油价总体下跌了近25%。4个月的暴跌,让人猝不及防。
国际油价呈“自由落体”式下降
美国纽约商品交易所(NYMEX)交投最活跃的布伦特原油期货合约遭遇了“黑色三周”,10月以来连续三周累计跌幅接近9%。
今年6月以来,布伦特原油和美国西得克萨斯轻质原油价格,分别呈“自由落体”式下降。数据显示,6月19日,布伦特原油在纽约商品交易所的报价还是115.05美元/桶,处于2014年以来的高位。此后,油价开始了大幅跳水,以几天每桶1美元的台阶开始下行。
在经过近3个月的下行之后,9月8日,布伦特原油14个月来首次跌破100美元/桶大关,进入两位数时代。当时,国际市场对此不以为意,均认为油价下跌是反映经济增长放缓的疑虑。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的两名官员称,未来几周浮现的冬季需求将会支撑原油市场,并表示之前欧佩克原油头号出口大国沙特曾倾向于维持布伦特油价在100美元/桶,此立场也获得组织中多数成员支持。
一名海湾国家的欧佩克代表表示:“价格下跌只是暂时现象,仍在可接受范围内,不存在实质的顾虑,而这并非永久下跌。随着冬季逼近,油价料将上涨。”在9月11日举行的波斯湾阿拉伯国家石油部长年度会议上,各国石油部长也没有对油价表现出过多的担心。
然而,国际油价却以更快的走势下探。仅仅1个月后,布伦特原油收盘价跌破90美元/桶,这是2012年6月以来该原油首次降至80~90美元/桶区间。与此同时,10月2日美国WTI原油期货价格17个月来首度跌破90美元/桶关口。有报道称,这表明全球供应充裕,尤其美国原油产出将触及40年高位和欧洲及中国的需求疲软,持续打压油价。
10月22日,布伦特油价跌至86美元/桶,自6月中旬以来下跌幅度达到25%;纽约WTI原油则从2014年6月1日到2014年10月16日下跌19.51%,目前逼近80美元/桶,创下了自2012年6月以来的最低纪录。
心理冲击大于市场供需影响
4个月的连续下跌,让布伦特原油和美国WTI原油价格都较近期高点下挫了20%以上,从而达到了市场进入“熊市”的门槛。对于国际油价持续走低的原因,市场上普遍认为与供需因素有关:在全球经济疲软氛围下,由于市场预期低,国际原油需求量也随之减少,而石油生产国并未减少原油产量,供应量持续攀升,造成供大于求的市场矛盾,国际油价一路下滑。
但也有评论指出,国际油价两个月的跌幅抵上两年,对人们心理的冲击远远大于市场供需基本面的变化。纽约杰富瑞公司能源部高级副总裁AndyLebow也表示,市场似乎完全被悲观情绪所控制。
高盛集团大宗商品研究团队10月20日指出,人们的心理预期可能是造成油价下跌的原因,因为市场的期现结构仍处于反映现货趋紧的“贴水”状态(即现货价格高于期货),而非“升水”。这表示原油市场短期并不存在供应过剩。
高盛指出:“供应过剩并不存在于当下,而是在投资者预期中。”根据高盛的估算,油价每下跌10%,原油需求将上升0.15%。最近布伦特原油已经下跌将近30%,意味着将产生每日50万桶的新增需求。高盛在报告中指出,当前的原油市场与2004~2007年的牛市刚好相反,当时的情况是“长期短缺造成短期过剩”,市场对原油长期供应不足的预期大幅推升价格,从而抑制了需求和刺激边际供应,结果造成“自我否定”,导致预期中的供应短缺一直没有来临。而在当前“长期过剩造成短期短缺”的逻辑下,如果价格进一步大幅下跌,抑制供给、刺激需求,也可能导致预期中的供应过剩并不会真的出现。
此外,石油价格暴跌让市场观察者对欧佩克下一步生产决策倍加关注。不少机构均连续下调全球今明两年经济增长预期。花旗集团下调其第四季度布伦特原油价格预期至每桶92美元,美国WTI原油至每桶83美元。此前国际能源署(IEA)也因全球经济前景黯淡大幅下调2015年全球石油需求增长预期。
油价暴跌总体利好世界经济
油价下降对于世界经济和国际安全来说利大于弊。经济上,油价下跌相当于石油进口国降税的作用。虽然美国页岩油气繁荣发展,石油自给程度提升,但美国仍是重要的石油净进口国。分析人士认为,油价如能跌到每桶80美元,相当于每户美国家庭节省了600美元。
中国目前是全球最大的石油进口国,也能从油价下降中受益。印度、日本、欧盟等同样能受益。随着全球经济增长放缓,油价下跌能发挥稳定和支持经济的作用。政治上,油价下降能让强硬的石油生产国有所收敛。俄罗斯高度依赖石油出口收入,石油收入下降会加大美欧对俄制裁的力度和影响。虽然这种压力不太可能马上改变普京的政策,但俄方的行动确实受到一定限制。受油价下跌影响,伊朗同样承压,在核问题谈判上更可能做出让步,从而换取扩大石油出口。
同时,油价下跌在政治上也会带来负面影响。作为重要的石油生产国,尼日利亚等脆弱国家面临更大的财务压力。油价下跌会影响一些国家的稳定,催生社会动荡,有关国家政府可能会有不当的应对措施。有人预计委内瑞拉可能出现外债违约问题。
油价下跌还会带来一个最大的危险,那就是误认为油价会持续保持在较低水平上。美国页岩产业或许能长期保持繁荣发展,但资本投入和产量在价格不振情况下会下滑,不过市场恢复后就会马上重新提振。油价下降并不能成为美国和其他国家放松提高能源效率工作、放缓替代能源发展的理由。大宗商品价格存在起伏涨跌的循环,良好的能源政策能加强经济面对能源价格波动的韧性。
评论:布伦特油价重返百美元或待2019年后
今年6月中旬以来,国际油价总体趋降,降幅为近4年来最大。造成这一波国际油价大幅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欧洲、日本和中国等主要经济体的经济数据疲弱、美联储货币政策趋紧、埃博拉病毒蔓延、美欧制裁俄罗斯等宏观因素导致的投资者避险情绪升温、美元持续走强,投资者削减股票和大宗商品等高风险资产的头寸,加之世界石油市场供需基本面也发生了重要变化。
今年6月以来,利比亚快速恢复原油生产和出口,短短3个多月时间,该国原油出口由全部中断,快速恢复至70万桶/日,加剧了市场供过于求的局面;此外,石油需求不振,主要炼油中心的炼油加工收益疲弱,原油现货销售困难,尤其是在交易期内大量大西洋盆地原油船货难以消化,现货原油贴水和官价承压,使得市场“看空”气氛弥漫,助推国际油价进一步下挫。
在油价下跌的大背景下,近期多数国际能源咨询机构调低了油价预期水平,这也对短期市场情绪和油价水平造成了重要影响。这些机构认为,布伦特油价短期内还将维持在比以往3年低一个台阶的低位,直至2019年后,布伦特油价才会重新升至100美元/桶以上。
2015~2017年,是国际油价回落寻求新平衡的“调整期”,布伦特油价很可能比过去3年多数时间的100~120美元/桶的波动区间下一个台阶,并且多数时间在80~100美元/桶区间波动的可能性较大。2018年后,随着宏观背景改善,石油等商品价格周期性调整结束,国际油价有望再拾升势。直至2019年以后,布伦特平均价格或重返100美元/桶以上。
而这其中的主要原因除勘探开发成本、产油国预算等主要因素外,还有供应面上存在的诸多风险。
首先,非欧佩克国家的供应增长过于集中在少数国家。根据中国石化联合石化公司长期跟踪的20个非欧佩克产油国(原油产量占非欧佩克原油总产量的93%)得出,其中原油增产主要来自美国、加拿大、巴西、哥伦比亚、俄罗斯和中国等少数国家。因油田老龄化,挪威、英国、墨西哥和印尼等国家原油产量逐年递减。尤其值得注意的是,2014年北海油田产量保持稳定,主要得益于部分小油田上产。预计2015年,这些国家和地区原油增产约120万桶/日,低于2014年135万桶/日的增量水平。
其次,地缘政治局势仍然十分动荡,欧佩克剩余产能有所改善,但与历史平均水平相比仍偏低。近年来,动荡的地缘政治局势导致利比亚、伊朗等产油国原油供应大幅减少。2014年上半年,5个动荡产油国原油产量共计351万桶/日,比2010年下降278万桶/日。业内人士预计,2015年利比亚和伊朗原油产量有望较2014年增加。
国际能源咨询公司PIRA预计,2015年布伦特原油均价为92美元/桶,2016~2017年将维持在这一价格水平,2018年后,国际油价有望重拾涨势,这一趋势预测结果与费氏全球能源咨询等机构的预期结果基本一致。
上一篇:
中国石油首个!正式建成!
下一篇:
张国宝:原油供需逆转 底线或为70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