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0-11-23 10:22:39 来源: 作者:未知
在能源合作必然走向国际化的进程中,曾经的油气资源国有化浪潮正在退变。我国油企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应理性观察,在风险中抓住机遇,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果敢出击。
■文/罗佐县
作为油气资源大国,俄罗斯能源领域正在淡化“国有化”。 今年10月下旬,俄罗斯政府批准了一项价值600亿美元的私有化计划。根据该计划,俄政府将在未来5年内出售其持有的国企和国有银行的股权,其中包括俄最大的石油公司—俄罗斯石油股份公司。
在普京任职俄罗斯总统期间,俄坚决推行能源国有化,对外资采取较为苛刻的政策。但是一场经济危机发生后,俄罗斯经济遭受重创。为走出危机阴影,俄罗斯不得不考虑放宽外资石油公司准入限制。俄罗斯的做法看似不得已,但从油气行业的发展规律来看是明智之举。开放是油气行业发展的特点,离开了合作一定没有出路。
其实,金融危机只是一根导火线。在能源合作必然走向国际化的进程中,曾经的油气资源国有化浪潮正在渐渐褪变。
油气资源国有化回溯
二十世纪以来,全球石油资源国有化运动一直在持续。从运动的特征看,该运动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属于起步阶段。这一时期的民族主义和民族解放运动是石油资源国有化浪潮的导火索,拉美地区是这一运动的先驱者。阿根廷、墨西哥以及委内瑞拉等国是当时石油国有化的排头兵。1922年,阿根廷创立了世界上第一家国家石油公司,由此拉开拉美国家石油工业国有化的序幕。1936年,玻利维亚成为了第一个把在本国经营的外国石油公司收为国有的国家。时隔两年,作为当时资本主义世界的第三大石油生产国,墨西哥将境内所有外国石油公司强行收归国有,最具代表性。
之后这一运动的波及效应逐步扩散,厄瓜多尔、特立尼达和多巴哥,以及中东地区的伊朗、伊拉克、利比亚、沙特阿拉伯等国也纷纷效法,加入石油国有化运动的队伍中。由此进入石油资源国有化的第二阶段,也就是二十世纪50年代。这一时期最有代表性的是中东地区。当时中东各国为了摆脱跨国石油公司对其资源的控制,纷纷开展了取消或修改过去对产油国极不公平的石油租让地制度,积极争取石油开发参与权,直至收回石油资源的国有化运动。1951-1954年,伊朗的石油国有化斗争成为这一轮国有化的高潮,产油国为石油资源的斗争持续了20 多年。上世纪80年代,石油资源国有化斗争才基本告一段落。
进入21世纪,国际形势出现重大变化,石油需求旺盛,石油供应瓶颈再次凸显,油价节节攀升,由此引发新一轮石油资源国有化,也可将其视为石油国有化第三阶段。这一时期不同于前两个时期,显著特点是石油生产国政治经济地位独立。他们普遍通过立法改变私有化政策,强力推进油气资源的国有化,最大限度地扩大石油天然气的收入。在这一轮运动中,拉美地区再次挑起了大旗。2006年3月,委内瑞拉政府宣布废弃20世纪90年代与外国石油公司签订的所有石油开发合同。同年5月,玻利维亚总统莫拉莱斯签署法令,宣布对本国油气资源实行国有化,石油国有化浪潮再次抬头。
国有化并非灵丹妙药
毋庸讳言,油气资源国执行国有化政策的根本目的在于保护民族利益,守住自己的“金饭碗”。对俄罗斯这样的资源大国来说,21世纪普京政府的国有化重组更是打造了世界一流的石油公司,无论从提升石油企业竞争力,还是提升国家的国际竞争力方面,都产生了积极的效果。
但不可回避的是,从实际运行情况看,国有化政策的实施效果并不理想,甚至事与愿违。如前所述,委内瑞拉一度是石油国有化的积极倡导者,在三个阶段的国有化浪潮中均有不凡表现。上世纪,委内瑞拉曾先后从自己的国土上赶走了埃克森美孚和康菲石油公司,其捍卫石油资源的决心可见一斑。但自从委内瑞拉推行石油国有化政策以来,政府所期望的政策效应不仅没有发生,而且出现了石油税收不断走低的现象。
更有趣的现象是,当委内瑞拉石油公司全部是私有制结构的时候,每出口1美元的石油政府可获得80%的利润,而国有化之后,到了上个世纪90年代,政府所能获得的石油出口利润竟然降到了50%。同时国有化严重抑制了外资的流入,导致委内瑞拉国内石油生产设备更新只能依靠国家大量资金投入。如果不投入这笔昂贵的费用,委内瑞拉国家石油公司每年可能会流失25%的石油产量,委内瑞拉政府由此背上沉重的包袱。
1999年,查韦斯担任委国总统后向国内人民保证:要用石油来改变他们的生活,实现零贫困。查韦斯将其称之为“石油社会主义”。 但2006年国际石油价格在攀升一段时间后开始下跌,查韦斯的石油福利分配政策开始失灵,国内经济状况的改善基本上没有起到什么作用。委内瑞拉2006年的通货膨胀率达到16%,为拉美各国之最;20%的人持有国内80%的财富,贫富差距悬殊现象没有得到根本改观。查韦斯的执政教训就在于,你可以将石油视为国家的支柱产业,但绝不应把石油国有化视为救命稻草。
作为委内瑞拉坚定同盟的玻利维亚也面临着相似的尴尬境遇。2006 年5 月1日,玻利维亚总统莫拉莱斯颁布最高法令,宣布实施能源国有化,一度引起轩然大波。但总统法令颁布之后,玻利维亚能源国有化计划进展却十分缓慢。三个多月之后的8 月11日,玻利维亚能源部发表声明,宣布由于缺少资金,玻利维亚暂时中止实施石油天然气国有化计划,莫拉莱斯的石油国有化法令一定程度上成了媒体秀。
玻利维亚石油国有化进程缓慢有着深层次原因。首先是资金缺乏。玻利维亚是拉美最贫困的国家之一,国家石油公司在石油国有化之前的2005年只有8900万美元的资金预算,且现行体制对国营石油公司的融资能力有限制,缺乏资金的石油公司国有化显得心有余力不足。二是玻利维亚国家石油公司在管理、技术水平方面较为落后,难以担当大任。玻利维亚国家石油公司原有4个分支公司,1996 年实行资本化以后,两个生产性公司及一个天然气运输公司均由外国公司购买并控股。国营石油公司最后只保留了很小的一部分业务,主要是负责管理合同、服务及精炼业务,基本上丧失了生产管理职能,演变为服务公司。三是国家石油公司管理效率低下,机构臃肿,腐败严重,管理国家资源的能力缺乏。
玻利维亚在1916~1920 年和1936~1989 年期间曾两次实行国有化。在此期间,国营石油公司机构臃肿,腐败和极端政治化长期存在。人们担心,随着国营石油公司在能源国有化进程中的作用不断加强,国营石油公司将会重蹈覆辙。宣布实行能源国有化后,莫拉莱斯表示要将国营石油公司变成一个“由社会控制的透明、高效的公司”。然而仅仅过了1个多月就出现了国营石油公司非法经营的丑闻。
淡化“国有化”是必然
委内瑞拉、玻利维亚是南美地区推行石油国有化的典型代表,也可以说是全球石油国有化浪潮的主要发起者之一。从两国推行国有化所遇到的问题看,如果操作不当,很有可能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推行国有化的国家基本上都是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水平、资金实力、管理技术方面存在一定的先天不足,这一点具有共性。从技术经济方面看,石油行业是高投入、高风险行业,需要先进的勘探开发技术和管理水平。只有广泛吸纳各方力量方有可能推动资源国石油工业可持续发展。即使像美国这样的发达国家,也在不断通过吸引外资来推动本国石油工业的发展,更何况不发达国家。过分强调民族主义有时会将发展机遇排除在外,对本国的发展是有害的。经济实力弱小的资源国如果搞关门主义,效果只能适得其反。
玻利维亚和委内瑞拉宣布执行石油国有化政策后,均遭到外资公司不同程度抵制,为应对国有化后资金不足等问题,两国不得不加强联合。这就值得人深思。2006 年5 月3 日,玻利维亚与委内瑞拉签署能源合作协定,玻利维亚国营石油公司和委内瑞拉石油公司建立了战略联盟,共同开发玻利维亚的天然气资源。驱逐外资公司,用自己的难兄难弟取而代之,依然需要合作,这一点可以说是具有讽刺意味。同时,这样的做法也会使得人们对其政策产生怀疑,去质疑他们的国有化大旗能打多久。
现阶段的资源国已经具备了同过去完全不同的国际地位,具备了独立的政治、经济地位。如果说第一、第二阶段石油国有化由于受到帝国列强的干预和镇压而不彻底的话,那么现阶段的他们具备了独立自主的政策掌控能力,没有必要搞对抗。换句话说,只要资源国政府对石油行业的监管到位,国家利益就能够得到保障,根本没有必要去搞关门主义。这符合行业发展规律。因此,资源国一方面推行国有化,另一方面受资金、管理等水平限制又不得不扩大合作力度,这具有必然性。目前,俄罗斯的“去国有化”便是例证之一。
当前国内有一种流行的说法,认为本次金融危机过后,资源国会普遍实施“扩大开放,收紧政策”的做法。对于此评价是否真实体现了资源国政府的意志目前尚不能定论,但即使是真的体现了,那也一定不能长久。因为这样的政策只能是资源国的一厢情愿。市场交易是公平交易,资金也总是流向有利可图的地区。一味强调政策紧缩,不给投资者留有盈利空间,开放力度再大也没有用。
世界上主要的油气资源国发展水平都比较低,在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方面比较缺乏。如果仅仅依靠他们自身的力量而不借助外力,石油工业很有可能走下坡路。而石油工业基本上是产油国的经济命脉,一旦石油工业发展迟缓,必然引发连锁效应,影响社会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委内瑞拉、玻利维亚就是例子。这一点相信产油国政府自然意识得到。有了这些因素的存在,强势“国有化”的褪变也就不足为奇了。
不必惧怕国有化
油气资源国有化浪潮的出现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主权行为,也是一种市场行为。若油价持续高涨或出现资源短缺,必然催生资源国政府奇货可居的心理意识和形态。此时,资源国政府作出一些政策上的调整对贸易或外资参与本国油气资源开采的行为给予一些规制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但纵观世界油气合作的历史不难发现,即使是在资源国国有化政策非常严厉的时期,超越国界的全球油气合作步伐依然没有停滞。
资源国大规模推行国有化政策目的在于保持本国本民族的利益,这一点是三个阶段的共同特征。但有一点需要指出,那就是他们的国有化历来是不彻底的,且不同阶段有不同特点。如果说第一、第二阶段石油国有化由于受到帝国列强的干预和镇压而不彻底的话,那么现阶段不彻底的国有化则更多地是因为资源国为自身石油工业的发展留有余地,他们对外资不可能也不会完全排斥。无论是经营老到的跨国石油公司,还是初出茅庐的国家石油公司,资源国的国有化政策对他们来说都不是利好消息,但绝非“无机可乘”。资源国的国有化不会成为切断资源国与外资公司合作的利器。
有理由相信,国有化与非国有化是世界油气合作进程中的永恒主题。资金方和资源方围绕主权与利益的博弈长期存在。全球油气供需的不平衡是推动这一博弈发生变更的重要因素。世界油气工业的发展历史一再说明,关门主义和掠夺主义对资金方和资源方都是不利的。
当前我国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阶段,油气需求旺盛,三大石油公司均已制定了体现外向型发展的发展战略,中东、南美、非洲等油气资源富庶地区是未来海外出击的重要领域。面对新一轮貌似汹涌的油气国有化浪潮,中国石油须沉着应战,理性观察,在风险中抓住机遇,本着互惠互利的原则果敢出击。
上一篇: 中国石油首个!正式建成!
下一篇: 商务部:打击非法囤油 保证市场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