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碳排放政策领域的一位核心官员表示,中国正在考虑最早于2016年出台严格的碳污染控制措施。此举可能推动相关谈判,促成一项旨在遏制温室气体排放的全球协定。
中国二氧化碳排放量占全球近四分之一。国际社会要求中国承诺降低绝对排放量,但中国一直予以抵制。按绝对值计算,中国的碳排放量是全球最高的。但中国表示将降低“碳排放强度”,即每单位经济产出的碳排放量。
不过,据姜克隽透露,手握大权的中国经济规划部门正考虑在下一个五年规划(2016-20)中制定绝对排放上限,目前正在研究什么水平最合适。
这或许有助于打破联合国气候谈判中的一个重要僵局,于2015年巴黎大会上达成一项具有法律约束力、从2020年开始生效的全球减排协定。
姜克隽是中国国家发改委(NDRC)碳排放政策领域的一名研究员,他表示:“我确信,中国在十三五期间会有一个总排放量的目标。”
在中国碳排放政策的制定中,发改委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姜克隽表示,制定总量目标将比之前的强度目标“更加有效”。他补充道,在2015年联合国在巴黎举行气候谈判之前,中国“很有可能”会放弃长期以来反对要求发展中国家制定碳排放上限的立场。
姜克隽表示:“全世界都需要达成一项良好的议定书,这应该是最后的议定书,否则我们就没有时间了。”他指的是巴黎气候谈判。
姜克隽指出,中国的碳排放上限将与现行的煤炭消耗上限挂钩。
促使中国改变立场的另一个原因,是公众围绕中国空气污染问题展开日益激烈的争论,空气质量问题在中国已经演变成一场公共健康危机,也成了一个政治问题。
目前官方还没有宣布一项绝对排放上限,但姜克隽的言论标志着,这是中国碳排放政策制定者首次公开谈论这样的计划。
他的言论与中国立场的转变相符。一些人士指出,在近期联合国正式磋商之外的气候闭门会谈上,中国的转变显而易见。
联合国气候谈判陷入停滞,因为美国等西方富裕国家认为,如果中国等发展中大国不放弃一贯的反对立场,接受与工业化大国同等的减排义务,它们就无法批准一项协定。
加拿大环境部长彼得?肯特(PeterKent)表示,在上月于华盛顿举行的主要经济体能源与气候变化论坛(MajorEconomiesForumonEnergyandClimate)上,中国和巴西都发出了和转变立场相关的“非常积极的声音”。
肯特表示:“巴西和中国都发表了一些我以前从没听过的言论。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当前局面令人鼓舞,尤其是中国和巴西的表现。我认为我们正在看到它们采取行动,最终做出承诺。”
主要经济体论坛的成员国包括美国、欧盟和金砖国家。这些国家的碳排放量合计占了全球化石燃料温室气体排放量的五分之四以上,远高于目前唯一一项全球气候变化协定——《京都议定书》(Kyotoprotocol)中规定的15%的标准。
中国领导人习近平和李克强自今年3月份上台以来,一直在推动控制碳排放的努力。
上一篇:
科技让二氧化碳“变废为宝”
下一篇:
全力打好节能减排攻坚战和持久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