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志臣
1988年,作者参加机修厂党代会时,在曾亲手栽下的针叶松树前留影。
编者按:新中国诞生以来,宁夏煤炭工业的发展已经走过了半个多世纪的艰难历程。近期一些老同志纷纷写文章回顾当年的创业,意在教育年轻的一代不要忘记过去。今天的发展环境已经不是过去那种“一穷二白”的基础上起步,但是我们必须仍然坚持发扬艰苦创业的作风,才能使我们的改革发展朝着健康的方向前进,本刊将陆续发表一些老同志的回忆文章,请读者关注。
1961年元月初,矿务局党委组织部长惠跃荣找我谈话说:机修厂的领导班子需要加强,现在工厂处于半停产状态,影响全局生产建设。党委决定你去任副厂长主管生产(我那时任沙巴台筹建处机电科长)。局人事处长吴明远与你同去任厂党委书记。
一、机修厂的基本情况
厂长孙百文是一位很有工作经验的老干部(我去不到半年时间调任局机电处长),书记解席荣因病不能正常工作。
工厂因资金不足,没能按设计项目内容全部建成而移交生产,采暖系统未建,设备不配套,设施不完善。生产经营管理制度基本未建立。行政、技术人员缺乏,青工多,技工少。
时代背景是一九五八年大跃进造成三年国民经济最困难的时候。粮食供应实行“低标准瓜菜代”,工人月二十七斤粮,二两油,半斤肉。那时瓜菜与粮同样难得。到厂时听说有因劳累饥饿而亡者;身体浮肿者不鲜见。职工对当前困难、形势认识不足,无心搞生产。
二、一手抓生产,一手抓生活
工厂问题成堆,千头万绪从哪抓起?在这种状态下,号召工人起来大干快上是不可能的事。书记、厂长我们三个商议:由吴明远书记抓形势教育,教育职工认清形势,困难是暂时的,前途是光明的,把散了的人心凝聚起来。生产由孙厂长主管,我先侧重抓职工生活早让职工见实惠,意见取得一致。
说干就干,制“淀粉”。我吃过一种代食品,美其名曰:“淀粉”。一方面派人学习制做方法,一方面派人到农村收购苞米芯子,将其粉碎,水泡磨成糊状,沉淀后去其渣粕即为淀粉。拌面粉蒸成团子,虽难吃,但在那食不果腹的岁月里,特别是那带家属人口多的职工就很高兴了。
我还得到一个信息:矿厂有特殊情况可以申请补助粮。我利用加班加点干紧急活的理由申请了加班补助粮,除了给加班加点上夜班的补助外,用此粮把食堂大灶粥也加稠了,大家都沾光。
利用与惠农农场的业务关系,跑农场求援助。每次去了都不空手回来。使职工食堂,低标准瓜菜代名符其实了。特别使人难忘的那年“五一”劳动节,惠农农场不但给我们土豆、白菜、萝卜,还给我们半个猪的肉和猪、羊下水。加上五一节的特供食品,搞了一次全厂大会餐,职工大会后宣布每个职工一大碗肉菜,两个馒头,免费免粮票,大家热烈欢呼,笑逐颜开,如同过年那样高兴。带家属职工大多数未在食堂吃,带回家老少共享。有些老职工现在见到还津津乐道那年那月那个五一节的大会餐呢。
开荒种瓜菜:春天到了组织有耕种经验的老职工积肥,在厂区四周找可耕种土地,分配给车间科室种白菜、萝卜、红薯等粗、细菜。在开荒种地中我还获得一个意外的收获,在厂区前荒滩上发现一口没有拆除钢管的钻孔,我无意向钻孔中投进一块石头听到有水的回声。经查该钻孔是一四六煤田地质勘探队,打的石嘴山煤田西北并水文观测孔。我们测量了井深、水深、取水样化验是完全符合饮用水的标准,购置安装了深井泵,在厂区、住宅区铺设了清水管道和修建了蓄水池。厂区、家属区甩掉了黄河水管,告别了饮用黄河水的历史,厂区的工业用水和农副业用水更充足了。也为矿区和石嘴山市区早日饮用贺兰山地下水起了先导作用。从夏天到秋天各种瓜菜和薯类不断的进了职工食堂也提供给职工家属。冬菜贮备足了,猪圈里的猪壮了。用现代语言叫:菜蓝子工程大丰收了。随着供给问题改善,饥饱不成问题了,职工精神振奋生产形势大好。
三、建立健全管理机制夯实基础发展生产
完善的管理体制和健全的规章制度是完成工作任务的保证。那时厂里制度不健全,规章制度不完善,工作任务落实不到实处。我们本着设官分职,精干有效,各有所司的精神,根据该设没设设立,科室、车间领导不明确的明确,缺的补上,工作人员不足的补上,工代干称职的转正。完善工会青年团组织,干部专兼结合以兼为主。
建立健全生产经营管理制度。因为各原因为用户修理的设备,加工配件质量差,信誉低。这些问题不解决,工厂无法生存下去。时值全国工矿企业学习贯彻毛主席批示鞍钢宪法:“两参一政三结合”企业管理经验。我们因势利导,结合工厂现状组织工人、干部学习。通过学习大家认为新中国工人不仅要有革命精神,还要有革命本领,能当能工巧匠,也能参加企业管理当家做主人。组织了有领导干部、技术人员和工人参加的三结企业管理领导小组田纪云和过去以往的一点规章制度制定完善全厂的各项生产经营管理制度如劳动定额、工时单价、材料消耗定额,成本核算制度,人事管理制度,质量检查验收制度,技术革新奖励制度,图纸管理制度等十二项规章制度。使工厂管理逐步走向正规。
走出厂门招揽任务扭亏增盈。职工积极性调动起来了,生产活力进一步挖掘出来了。加工质量提高了,修理周期缩短了,生产品种增加了。为了方便用户,派人到矿上去修理矿车,为矿上节省了运输费,为了使厂生产任务均衡、饱满到乌达矿务揽活。我们还提出一个“杂货铺卖西瓜”口号,在不影响全局修配任务的前提下,不分工业、农业、商业我们能干的来者不拒。管理上路了,任务饱满了,由亏损变盈余。
四、改造环境促进文明生产
机修厂位于石嘴山火车东北侧,距市区近十公里,地势高,风沙大。没有公共交通,到市区行人来往走的都是羊肠小斜道(图近便)。厂房设计单位图省事照搬内地厂房图纸,厂房高,门窗高大,窗玻璃被大风吹碎了,钉油毛毡挡风,房檐瓦被吹落地,门框被风吹散架子。采暖系统因资金不足停缓建,煤炉取暖,单身职工无处住,住在厂内办公楼里……这个厂子是大跃进年代只图数量,不图质量的产物。建筑垃圾和生产废料,堆积在厂区,车间脏乱,机床油渍渍的,西北煤管局胡思通总工程师到厂检查工作,当场提出批评,并以文字通报批评石嘴山矿务局机修厂。我们通过学习雷锋:“革命加拼命,拼命干革命,有命不革命,有命也无用”精神组织动员全厂职工,上班干满点,业余时间搬掉垃圾山,整顿厂容厂貌。全厂总动员大清理、大扫除不留死角,划分车间、科室清理管辖区域,很快厂区平整,车间窗玻璃明如秋水,地平清洁,成品半成品堆放整齐,机床脱掉“油衣”显出本色。
绿化厂区住宅区。两区内外周边没有树,首先在厂四周栽种沙枣防护林带,厂内栽种杨柳和针叶松。住宅区家家户户门前一棵树,多栽不限,包栽保活,两年时间厂区内外绿树成荫,住宅区门户前可乘凉了。人改造环境,环境影响人,人与环境有些和谐了。
五、创造条件方便群众生活及文化生活
搬迁到新厂区时,买粮油蔬菜日常生活用品到市区和火车站购买,十分不便。在住宅区腾出几间窑洞为市粮食部门、商业部门创造条件开设粮油、蔬菜、付食、日用杂货站。住宅区距市区、火车站远,厂里马车可以方便有特殊需要的职工家属,算是特殊待遇。
文化生活。那时的文化生活非常单调简单。公家给每户职工家安装一只收听市广播站的小喇叭,收听广播。有收音机的人家很少。青年人喜欢搞些集体文化活动,厂在住宅区搞了一处简易蓬屋做为活动场所,成立了业余合唱队、业余小乐队,逢年过节工会、青年团组织排练一点节目搞会演、舞会,活跃职工文化生活。1964年国庆节市上组织全市大合唱会演(那时市委、政府在石嘴山),机修厂合唱队获第一名,受到市委书记杨正喜、市长马铁轮高度赞扬。从此矿务局机修厂合唱队在石嘴山市和矿务局享有很高的名声。
在机修厂工作四年有余,为机修管理打基础,谋发展作了些工作,取得一些成就,有四点体会:一是有一个稳定的政治环境,1961年至1965年全国上下都在贯彻中央整顿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没有瞎折腾。二是厂党政领导班子团结,依靠发挥集体智慧,群众的力量。三是干部以身作则,办事顺乎民心民意。四是用规章制度科学管理工厂。
机修厂在我大半生中给我留下很多美好的回忆和怀念。它虽然不是什么正规大厂,也没有潺潺流水,绿水翠竹,落英缤纷美景,但我经常怀念那些为石嘴山矿区生产建设发展战斗在机修战线上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人们。怀念昔日荒沙滩上那朴实群体民风。怀念那干群如同一家亲的祥和情意。
上一篇:
一个煤炭建井工人的记忆
下一篇:
第一座热电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