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上一张 下一张
  • 1
  • 2
  • 3
  • 4
您当前位置:首页 > 能源商学院 > 能源史话能源史话

清水营的今昔

清水营煤矿是鸳鸯湖矿区五对大型矿井之一,是宁东能源化工基地配套供煤的矿井,属神华宁夏煤业集团公司。清水营距自治区政府规划建设的宁东能源化工基地13km,西北距离银川市55km,西距离灵武市36km。清水营煤矿井田南北长约11km,东西宽约7km,井田面积约69km2。全井田范围内估算工业资源/储量1235.00Mt,设计可采储量739.10Mt。设计生产能力1000万吨,分两期建设,一期500万吨,服务年限54.0年。
矿井属低瓦斯矿井。矿井工业场地建设与矿井生产能力相配套的选煤厂,洗选采用选前脱泥+重介浅槽分选工艺。
矿井一期工程项目静态总投资166784.84万元,其中矿井工程124809.41万元,选煤厂34306.93万元。截止2010年11月30日,共完成投资155374.5万元,完成一期项目总投资的93.3%。
首采面于2009年10月联合试生产,2011年1月19日,一期工程通过验收,各生产系统达到了设计要求,运行效果良好。
2008年以来,清水营煤矿先后获得2011年全国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示范工程、全区职业技能大赛最佳赛场组织奖、神宁集团“文明单位”、“四强党组织”、企业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四好领导班子”、“平安模范单位”、“发展建设先进单位”、“人力资源先进单位”、“安康杯”竞赛活动优胜单位等荣誉称号,涌现出了神宁集团公司“劳动模范”“优秀管理者”张建华、“感动神宁十大人物”张刚、集团公司“十大杰出青年”蔡晓芒、张世库、第三届职业技能竞赛集团技能状元任涛等先进个人。
2002年12月28日,自治区原四大煤炭生产企业合并重组为宁夏最大的煤炭生产企业——宁夏煤业集团,推动了宁夏煤炭生产向集约化、现代化、规模化、产业化、市场化进军。2003年,自治区党政领导高屋建瓴,果断决策,把宁东化工基地立项建设作为自治区一号工程和放到推动宁夏经济新的增长点的战略地位对待,吹响了宁夏能源化工基地建设大会战的号角。乘势而上,2004年4月,清水营煤矿三条井筒破土动工,揭开建设序幕。2006年1月15日,宁煤集团与中国神华集团战略合作、强强联手,宁东化工基地建设添加了强劲的推进剂,一时间,千帆竞发,百舸争流,一座座现代化的煤矿、企业纷纷开工建设,同年12月末清水营煤矿筹建处正式成立,矿井的发展建设进入全面建设阶段,驶上快车道。
清水营煤矿的发展建设,始终牵动着自治区、神华、神宁各级领导的心。2008年5月,时任自治区党委书记陈建国亲临清水营煤矿,对矿井工程建设进度进行了详细了解,要求筹建单位和施工单位各级领导要肩负起自治区党委和全区各族人民的重托,在推进自治区一号工程的大背景大战略下,又好又快加速工程进度,争取早日建成早日投产早日创效。建设期间,国家各部委、自治区、神华、神宁各级领导也纷纷来到清水营煤矿现场办公,对矿井建设和工程施工进行了解、指导,极大地鼓舞了创业者的建设热情和生产干劲。
筹建的一千多个日日夜夜没有人能忘却,那是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白天拿着仪器在戈壁中奔走勘探,夜晚就着昏黄的灯光倚着床铺画图,骄阳中汗流满面,寒夜里围着火炉取暖,井筒一米一米向下延伸,设备一台台的安装到位,办公楼、宿舍楼、工业广场、员工福利设施场所一座座的拔地而起,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单项工程、工点工期如期顺利进行,建设者的心中充满着丰收的喜悦。
2008年12月15日,清水营煤矿新办公楼落成。树阵广场前,人头攒动,红旗招展,原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能源局局长张国宝、时任自治区党委书记陈建国、主席王正伟、神华集团公司董事长张喜武及自治区、神华、神宁各级领导莅临清水营煤矿为试生产剪彩。随着自治区主席王正伟清脆嘹亮的声音:“我宣布,清水营煤矿投入试生产”,锣鼓喧天,喜炮齐鸣,礼花匝地,清水营煤矿发展建设的历史瞬间被定格了。为工程建设操透了心,华发早生的第一建设者,清水营煤矿矿长张建华也一反平素不爱照相的习惯,大声招呼员工,群情振奋的建设者们美梦成真,泪噙眼眶,纷纷挤到舞台上合影留念,留下了历史的珍贵镜头。
路漫漫兮其修远,吾将上下而求索。清水营煤矿一期工程如期投入试生产,建设者的脚步并没有停歇,而横亘在他们面前的又是前所未遇的挑战、考验和倍加艰辛的付出。清水营煤矿综合地质赋存条件全国罕见,典型表现为“三软三大一多”。“三软”即顶板软(该矿岩层构成为泥质砂岩,富水性较强、导水性好、渗透性强、极易垮落冒顶);底板软(泥质砂岩底板不停鼓胀);煤层软(煤层绵软,遇水成泥,见风成砂,巷道里随手一抓就能脱落一块)。“三大”即大倾角(该矿巷道、工作面平均倾角25-28度);大采高(试采两个工作面平均采高4.2米);涌水量大(矿井正常涌量670立方米,最大涌水量740方);“一多”(试采两个工作面先后遭遇了7个大断层和两条地质构造带)多样并存的地质条件作用下,矿井按标准尺寸施工的工作面顶板离层、淋水滂沱,泥泞陷脚。大断面巷道纷纷坍塌鼓起,有的巷道只剩下1.5米,清理维护的工本费用和劳动强度远远大于重新施工,正常生产、掘进的难度、强度及危险程度使员工们举步唯艰。
“不为失败找理由,只为成功想办法”。清水营人没有低头的习惯,有的只是“信心贵于黄金”的信念,有的只是“不畏艰辛,不讲客观,勇挑重担,知难而进” 的工作精神。“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在矿党政的号召带领下,全矿员工迅速统一思想,把困难当成机遇,压力当成动力,坚决贯彻落实“巩固、调整、提高、上台阶”的工作方针,更加坚定了建设高产高效现代化矿井,坚定建设质量标准化矿井,坚定建设文明和谐积极向上现代化矿井的信心,吹响了向困难进军的号角。矿上成立了科技创新领导小组,积极与科研院校合作,不断探索实践,通过应用锚注加固工艺,变锚网喷常规支护为长孔注浆加固围岩降低扰动,喷射砼封闭围岩防止潮解、吸水风化,U型钢棚支护加高强锚杆加固补强,破解了软岩支护这一煤矿生产世界性难题。面对工作面涌水,按照“防、堵、截、排、疏”防治水综合治理措施,实施超前特探,每10米施工一组疏水孔,先后打泄水孔900余个,疏放水约38万余立方米。面对断层和鼓底,该矿采取提前在工作面端头和断层影响范围内进行增打连锁木垛和抬棚支护,起底增高硬化底板,铺设双层金属网和木板梁防止顶板漏、冒,不间断向顶板注射马丽散充填断层面围岩等手段,安全顺利地通过了七个断层及地质构造带。先后完成了主斜井皮带延伸、回风斜井大倾角皮带拆除及架空乘人器安装、副斜井井筒维修等重点工程。矿井主提升及辅助运输系统、供电系统、通风系统、排水系统整治完善,为矿井原煤稳产高产奠定了坚定基础。
天道酬勤结硕果,没有过不了的坎,没有上不了的坡。攻坚克难,春华秋实,几年的不息奋斗,2010年的清水营人,迎来了硕果累累的季节,各项工作实现和取得了建矿以来的最好成绩。
经营管控水平上了一个大台阶:2010年,矿井全年产量累计完成 241.02万吨,完成年度计划的 100.43%,同比增产179.42万吨;进尺累计完成 8866米,完成年度计划的100.75%,同比增产595米;商品煤累计完成销售240.33万吨,完成年度计划的100.14%,同比增产155.57万吨。
本安体系建设取得新成效:面对复杂的地质条件和安全隐患,矿严抓安全管理和安全防范,建立完善《修订安全生产责任制》、《修订本安文化建设手册》、《管理评审计划》等本安规章制度,将本安系统5大部分,28个系统,163个元素,746个五级考核指标分工种、按专业一一进行分解到岗位,落实到人头,融入到管理考核体系中,对标完善、整治提高,做到了本安建设日常化、固态化、正规化。2010年,经神华集团本安体系考评验收,矿井达到本安三级、质量标准化一级,实现了“保三争二”的目标。
一期工程竣工验收圆满顺利通过,在生产建设并存的格局中,在确保安全生产的前提下,加速了矿井工程建设和单项工程验收,完成了矿井自2004年开工以来集团公司历年下达的投资计划、结算资料、竣工验收资料等历史数据的导入工作,系统具备上线运行条件。截止2010年11月30日,共完成投资155374.5万元,完成一期项目总投资的93.3%。截止2011年1月19日,一期工程设计建设内容已完成,工程质量认证和竣工移交了137个,单项工程质量认证、安全设施及条件、消防、环保设施、水土保持、职业卫生、档案、竣工决算与审计等专项验收工程在鸳鸯湖矿区率先顺利通过国家、自治区、集团公司验收专家委员会竣工验收,生产系统设备的运行性能和效率满足设计要求,优于设计预期目标,系统总体监测监控功能齐全可靠,主要生产系统的自动化控制达到了设计目标,运行效果良好,实现了生产和建设同步协调发展。
“煤海明珠靓,兵营古韵存。”在这绿草吐茵,鲜花绽放的花园式矿井背后,谁能想到这里曾经是兵戎相见的兵营和热闹非凡的“马市”。
据刘振海先生著述:清水营在明代以前只是一处单纯的军事戍守区。明代隆庆五年(公元1571年),清水营在原军事保障的基础上,又建成了宁夏历史上有名的“马市”。
明代于今灵武境内军事设施的规制是七十里一城,三十里一堡。清水营西距横城35公里,其西南距灵武现在的里程为38公里。
清水营城堡的建筑,可追溯到隋代。据《隋书》卷六0载:开皇五年(公元585年),隋文帝命崔仲方征发三万民伕,西起宁夏黄河东岸的横城,东起陕西绥德,南出勃出玲(今绥德东南),绵亘七百里筑长城。第二年(公元586年),隋文帝又令崔仲方发丁十五万,沿长城险要处构筑城堡数十处,清水营城堡为其中之一。其后,隋对这段长城不断进行修补加固,征发民伕劳役最多时可达百万之众,劳作艰辛,死者最高时达十分之五六,其残虐程度可想而知。
不过直到明代以前,清水营只是面积为0.5平方公里的小土城堡。《嘉靖宁夏新志》载:明弘治十三年(公元1500年),都御史王珣将清水营城堡扩展为周长一公里,“灵州备御西安左等卫”,有官军102名。明中叶的灵州乃至宁夏边患不断。到嘉靖八年(公元1529年),宁夏巡抚、都御史翟鹏上奏朝廷,将清水营旗军增加到510名,置操守官一名、管队官5员、守堡官一员,可见其军事位置之重要。
明万历五年(公元1577年),宁夏巡抚罗凤翱(又作罗凤翔)又将灵州城、横城、清水营城用砖包裹,由此灵武世代相传一则故事,是说灵州、横城、清水营城为同一工匠建造,这一工匠十分了得,他经过精密计算,这三座城用砖若干,按此计算数烧制。可当这三座城裹砖工程完工之日,独于灵州城西南角外围差了一块砖,情急之下,只得铸了一块铁砖将其填补。完工后,这位工匠经过核算,自己原先的计算并无误差,怎么会差一块砖呢?他多方查询,最后找到了那块砖,原来是在运输途中不小心砸碎了,否则确实是一块不差。三城完工后,地方官上奏朝廷请功。皇帝阅罢奏章大惊,心想:这个工匠修建三座城,竟能谋算得一砖不差,他要谋算朕的江山岂不是易如反掌。于是就下令 ,将这个工匠杀了。据段怀君先生史料所载:1937年,笃行风水的宁夏军阀马鸿逵,在银川为其父马福祥修建纪念堂时,曾令原宁夏省财政厅和灵武县县长苏锡令等,拆除清水营城砖垫地基。征用一百辆牛车,每车装砖五十块,由仁存渡过河,运往银川羊肉街口。其时,清水营城女儿墙等全部被拆毁。其余城砖也于20世纪70年代后,被远近人们陆续拆除,作为建筑材料。如今清水营城依然到处散落着建筑遗物的砖饰和明清花瓷的瓷片。
走出清水营城,在城东沟南北长百余米的东崖岸从北向南一字排着23座(不含未出土的)古代的烧砖窑。其先,清水河水直经沟北头和清水河脚下,缓缓西去。我们知道,明代筑城的砖都用青砖,
而烧制青砖是需要用水闷砖的。因此,明代的手工业工人将烧砖窑就近建在沟崖上,便于就近取水制坯闷砖。同时,这一代黄土埋深,又是制砖坯和泥用的粘土,工人们可就地取材
用土和水烧制清水营所有的包裹用砖。这种砖质地细密,十分结实,其制作工艺已失传。其城因坐落在清水河畔,故清水营由此得名,后又称清水营甲城。
从清水营甲城(为何称甲城,说明见后)北行约200米,就来到了长城脚下的古清水河(今称边沟)畔。这里有一棵古树,原被流沙埋没,20世纪90年代初,被数次暴雨冲走一段树身。走访当地村民中七八十岁的老人,都说没有听说过此处有如此巨大的树木。后来有些村民闻讯而来,把它作为神树,顶礼膜拜。2006年,灵武市文物管理所想将这棵有三人合抱之粗、长7米的树干的古树全部挖出,加以保护,但因处于水中,无法拖吊上岸。据专家鉴定,此木有800至1000年的历史。这棵古树,可以说是清水营地区的历史见证。
溯清水河东行约2公里许,是清水营乙城。乙城本是座坞城,后来清水营“马市”建成后,鞑靼、瓦剌人入市交易,大都要由这座城堡出入长城,必须要由这所关卡查验放行。明中叶后,鞑靼、瓦剌入住河套,为了加强戍守,清水营地区先后修建了两座城障,人们就称清水营城为甲城,称坞城为乙城。又因乙城是土城堡,经长期风雨剥蚀,形成了众多各式各样的似魔鬼般的形象,再加上其处于旷野之上,大风一起,墙体经风一吹,会发出凄厉的响声,夜晚经此,似有魔鬼在嚎叫,后人又称之为“魔鬼城”。
清水河源泉,原有一个很有趣的民间故事。据说清水营泉原来出水量很大,因形成了清水河。清水河西去一路得到了蒋家窑、张家窑、红山窑、水洞沟等地山泉补给,水势浩漫,清澈见底,就成了沿河百姓在河畔开荒种地、种植果木蔬菜、繁殖牛羊牲畜所依赖的生命河。但有一年,一个喇嘛带着一个小徒弟来到清水营泉边。这位喇嘛颇具“慧眼”,他向泉中探视时,一眼就看透了此泉直通黄河,泉底有一匹马驹在不住地来回驰骋。这位喇嘛看罢大喜,他带着小徒弟回去准备马具,又来到了泉边,要抓住这匹金马驹。他叮嘱徒弟说:“我下去以后,你只要看到我从水中伸出一只手,就把马爵、络头、缰绳递到我手中。”徒弟诺诺答应。喇嘛说完就下到水中。徒弟在泉边直盯着泉水,可过了很长时间,泉中终无动静。直到过了两顿饭的工夫,猛听得泉水一声巨响,从水中伸出磨盘大的一只手。乍一见,小徒弟吓坏了,扭头就跑。他跑了很远,才自思道;师傅说等他伸出一只手,就让我把马具递到他手中,这只手兴许就是师傅伸出的手,可怎么这么大呢?我从来没见过这么大的手,不行,我得再回去看个明白。等到小徒弟再回到泉边,泉水已恢复了原状,他等了很久很久,终于没有等到师父上来,原来喇嘛虽抓住了金马驹,可得不到马具,不能制服金马驹,被拖着向黄河驰去,最后被拖死在水底。小徒弟大哭着找来了一些磨盘大的石头,投入水泉,把这里作为他师傅的葬地。但清水营泉水,从此就变小了。说河水变小了,只是相对过去的水大而言的。而在20世纪60年代初,清水河水虽说深不过膝,但仍是河床水溢。夕阳西下,牛羊归来,到河边饮水,河岸是一片牛哞羊咩的景象。
在明代,清水营地区地势相对平坦,又得清水河的滋润,又和鞑靼等族人游牧区只有一墙(即长城)之隔,具有设立马市得天独厚的条件。明代中叶以后,虽边境战事频繁,但历史发展的规律却决定了明及其周边少数民族的生产力均有所提高,其农牧业产品不断增加,产生了交易需求。鞑靼等族生产的皮毛特别是马牛等,是明王朝及其内地百姓所需要的,而内地生产的盐、茶、粮食以及丝纺品、铁器等生活必需品也是鞑靼等族人所需的,双方都希望建立相互交易的商贸关系。明王朝也为了自己的边防需要和战防所求,同时更为了在政治上笼络和经济上控制周边各民族,遂决定建立以茶(盐)、马为主的贸易体系。明初的洪武年间(公元1368年-公元1399年),就“东有马市,西有茶市”(《明史》卷八一);“永乐间(公元1403年-公元1424年),设马市三”;“大同马市始正统三年(公元1438年)”;“成化十四年(公元1478年)……辽东复开三马市”;“嘉靖十三年(公元1534年)……诏于宣府、大同开马市”(同上)。这一时期,灵州所产池盐就入市交易。《明史》卷八0载:“灵州有大小盐池”,“洪武时,岁办盐”,“灵州二百八十六万七千四百斤有奇。弘治时(公元1488年-公元1506年)同。到弘治十六年(公元1503年)杨一清督理马政时”,“灵州盐池增科(税)五万九千,!‘贮庆阳、固原库,以买马给边“。(《明史》卷九二)
清水营“马市”建于隆庆五年(公元1571年)。其年八月,明穆宗“诏予市红山墩暨清水营”,九月“市成”,(《明史》卷一九、卷三二七)史书上因称“清水营‘马市’”。
明末,战乱不断,清水营“马市”遂衰落,《明史》载:崇祯初年(公元1628年),张德昌为清水营守备。崇祯三年(公元1630年)关中起义军王嘉胤率部攻下清水营,张德昌负伤,被剥夺官职。其后鞑靼插汉虎墩兔部也乘明内乱之机,聚集了河套地区五万骑兵从清水营、横城分道南侵,清水营、横城守备姚之夔等不能防御。崇祯六年(公元1633年),插汉虎墩兔部进逼灵州,宁夏镇总兵贺虎臣率千骑驰入灵州防守,后又追之于大沙井(今灵武白土岗南)屯驻,与插汉部交战力尽战死。至此,清水营“马市”不复存在。
历史常会给人们留下许多的遗憾,但清水营“马市”在历史上对于促进各民族的交流确实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明代宁夏副使齐之鸾曾赋《九日登清水营》诗曰:
朔方三度重阳节,河曲干旌岁岁忙。
鬓发已甘尘路白,菊花犹送塞垣黄。
中丞疏有回天力,太宰功兼缩地方。
云外好呼南去雁,系书先为报江乡。
(清水营矿邓长尚提供部分文字资料,李黎明提供图片资料,刘振海先生提供部分史料)

上一篇: 一个煤炭建井工人的记忆

下一篇: 太阳山的历史记忆(二)

协会简介 | 网站简介 | 相关法律 | 组织机构 |
Copyright © 2010-2017 宁夏能源协会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银川市金凤区北京中路168号国家能源集团宁夏煤业有限责任公司4号楼407室 邮政编码:750011 电话:0951-6971422 传真:0951-6971421
宁ICP备11000208号-1